米,父王只能想办法做点生意。”
朱鼎顺转向西面的按察副使郭恺之,“郭大人,朱某说过,府城是府治属地内最靠边墙的大城,距离大关拒墙堡只有五十里,西面威远、玉林,东面阳高、天镇,这都是驻军大城,没有民治,郭大人得出什么结论没有?”
郭恺之站起来微微躬身,“大同府本为边镇,治军治边为主,需要民户远离边墙。下官愚钝,不知奉国将军有何赐教。”
“你没发现吗,怀仁、朔州、马邑、山阴、应州、浑源州、广灵、尉州、灵丘、广昌,这么多州县都在南边,沿着内长城东西一溜。”
“呃~将军能否明示?”
“诸位看过大同府舆图吗,若从中间把大同东西向分开,北军南民泾渭分明,边镇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军不护民,民不依军。”
众人面面相觑,老代王早不耐烦了,“你小子装神弄鬼,想说什么?”
“长城本来就不该存在,或者把军民分界线沿着长城划分,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军护民,民养军,大同府可繁荣一倍。”
“哈哈,你小子在做梦吗?”
“王爷,咱们都是朱桂的子孙,我这一次跑的地方其实不远,听说河套黄河边有一个小土城叫镇虏,可是镇虏卫却在东面驻守。云川城被改名单于城,东胜城被改名妥妥,下水海、圪扎海、猫儿庄、晾马台,这些汉名字都是朱桂治理下的地方吧,二百年过去,这些地方破烂不堪,没有丝毫长进。”
朱鼎顺语气凝重,代王大大皱眉,“你小子心太野了,书读了一半,应该给你请个教授,好好教育一下。”
“我又不考科举,死读书有什么用,论读书,在座的诸位都不如郭恺之大人,郭大人是真的读了一身好书,没有他不知道的典籍,论读书,南人就是比北人强,强太多了。”
“瞎感慨个屁,否则为什么有南榜北榜,本王帮你看看太原府有没有致仕的进士,听说举人还教不了你。”
这气氛慢慢转向了家族会议,代王果然与世子受得一样教育。朱鼎顺嗤笑一声,失去谈话的欲望。
郭恺之突然躬身,“感谢奉国将军教诲,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边镇的问题就是强制把军民分离,看起来是在保护民,却把军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