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忙回头。
心里微惊,这绾儿不是公主嘛,家里咋这么多兄弟啊。刚陆续进来好几个了。还有人拿着油条问她吃不吃,她挠头名字叫啥来着,唉,给忘了。
实在是他们都长的差不多,一水的大高个,一样的俊朗帅气,都记混了。
最后只能木木的应,“哎哎,好嘞。你快进屋歇着吧,这里有婶娘呢”
你看,时间该多紧张了。中午开业,现在九点钟左右。李绾的人才陆续到场。擦桌子,摆椅子,安排佣人的,接收空间里的肉菜的,到处是忙忙叨叨的身影
姚澈也不介意人家记不住,一摆手,“不了婶娘,我还得去另一个店呢。”
正巧这时候报喜的官差来了,“duang,duang,duang”的,敲锣打鼓,十分喜庆。总共三个人,一个敲锣,两个抬着简易的小木头轿子,上系大红花
这么小当然不是坐人的,您猜里面装的什么?
除了一套铠甲赐服,还有一张代表状元身份的纸,也可以理解成是现代的奖状。只不过包装更考究精致。外面是红色缎布,里面除了一些固有的话语外,还有皇帝的御笔签字,证明,这是皇上亲封的武状元。
只不过,名字是谁呢?
当然不可能是犟驴姬珏了。
带头的官差一见董李氏系着围裙迎出,他笑的灿烂,“请问董明乾董状元可是在此处?”
董李氏都蒙了啊。
什么?她大儿子中了武状元?这怎么可能?!那小子昨天回来后不是说考的第三嘛?还说状元妥妥是自己师父呢。
董李氏是将军夫人,倒没如无知妇人似的就地问起来,而是笑着指引,“辛苦官差了,但不巧了,董明乾他不在这,他在迎姬三店呢,还要劳烦您继续跑一趟了”
她没带钱,身后的姚澈看出来了,马上掏出三个银元宝,放到差役手里,“差官辛苦,给您喝茶!”
有银子,谁不很高兴啊!家里出状元的高兴,送信的高兴,围观道喜的百姓得了喜糖也高兴。
差官笑着告辞,转道去另一家店了
类似的两伙人,同步奔走在其他两处。
一波当然是去锦衣卫指挥使的都督府了,去给第三名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