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先是澄清了一个概念,北方山野不是陈其实创立的,而是这个叫席辉的人创立的。席辉在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在南方一带混迹,因为个人有些门路,也经过多方斡旋之后,成功地拿到了一块位于阳光港市、用于建立商品房的地块,然后建立了北方山野。后来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北方山野在这里的商品房建设工作一度停摆,把席辉急的到处找钱,几次三番碰壁之后,北方山野很快就面临着破产清算的危机。
恰逢其时,就职于一个国内顶尖的私募基金的陈其实出现在了席辉的面前,表示在这个节骨眼上愿意在资金帮助席辉度过一些难关。更令席辉惊讶的是,陈其实这笔钱不是以借款的形式给席辉,而是愿意以股东的身份对北方山野投资入股,以表明自己愿意与席辉共同承担风险的决心。
席辉一度感动坏了,认为在这个人心叵测的江湖中,居然还有这么个患难与共的知己,感激涕零地就签了股东投资协议,并接受了陈其实当时给的大概一亿元左右的股东款投资入股。根据股东协议内容,陈其实投入资金一亿元,占股20,剩余80的股权由席辉占着。公司的股东会只有陈其实和席辉两个人,不设董事会,一切决议以股东会超过50的股权决策为准。后来这些内容还正式地写进了公司章程。
投入的这一亿元顺利到账之后,陈其实握着席辉的手,动容地跟席辉说:“席辉老弟你放心,股权给20个点也行,给10个点也没问题,一切只要你安心。我是个搞金融的,不懂房地产的事,每年我就指着你给我分红呢。你拿着80的股权,所有公司的决策我都听你的,我万万不会干预你公司的正常运营。”
席辉就毫无防备地接受了这些钱,虽然他也没少跟这些金融圈的人打交道,知道他们都是吃肉的狼,但是想着自己手里还有80的股权,股东协议白纸黑字地写着,自己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但是席辉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接下来陈其实的环环相扣的操作,才让自己毕生心血付诸一炬。
靠着这笔看起来得来很容易的钱,北方山野几处在建的楼盘也慢慢地开始恢复了施工。后来凭借着别具一格的设计和实实在在的施工质量,在席辉的不断努力下,在公司成功地取得了预售许可后,第一期开盘不到半小时之内就售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