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说话,看着杨少杰,这时他才说道:“你们也不用紧张,刚来大家都是一样的情况,过段时间就好了,没有粮食是可以去村里借粮食,回头用工分抵。”
“我们刚来的时候也是粮食不够吃,但我们只有两个人,分的粮食自然不够吃,但是可以偷偷用钱跟老乡家换粮食,还有工分是算一毛三折算的,多干多得,年底还能换钱。”
工分换钱是目前能多挣钱的一条路子,没有钱那真的就是寸步难行。
沈珍珠仔细听着,什么叫换粮食就是买粮食咯。不过这好也不好,原主和家里怄气,可以说是一毛钱都没有拿,昨天她收拾行李死活摸不出五毛钱……可以说她的兜比脸干净。
1973年之前,下乡知青没有任何补贴待遇。和当地农民一起挣工分,凭工分分粮食。因为当时提的口号就是要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现在可是七零年代啊!想要有补贴可是还要等三年后,加上他们这里位置偏远,都难说。
所以,沈珍珠觉得自己想要吃饱饭就是一大难题!
“那粮食怎么煮?是大家一起煮?还是怎么样?”孙淼淼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毕竟大家饭量不一样,挣的工分不一样,那就得有一个规矩,不然很容易出乱子。
粮食缺乏的年代,没有粮食后果可是很严重的,沈珍珠也附和,因为她穷啊!只是孙淼淼投过来的眼神怎么那么像感激呢?她不过就是也想要了解一下。
杨少杰说道:“大家自己准备好一个铁盒子,做好记号,你想要吃多少就放多少米,这样就不会混乱了。”一般能有什么粮食煮?不是红薯就是土豆要么就是干巴巴的玉米面没有掺杂一粒米的那种,天天上工干活当然要吃干的,至于粥是不可能的,除非实在饿得没有粮食了,才会野菜混着玉米糊糊才,多半也是野菜多。
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能接受的,谁也不吃亏!
本来还以为能蹭两口的沈珍珠一听这样就彻底没戏了。
“粮食分配问题大家都知道了,那再说说其他的分配,我们一般吃两顿,中午一顿晚上一顿,当然早上你想要吃的话就自己煮,我们有三个女同志和三个男同志,刚好就是六个人,可以轮流,男同志就辛苦一点挑水,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