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自己,以一个别扭的姿势坐在床边:“我不会离开您的,女士,”他以一种旁人看了准会大惊失色,以为奥尔良公爵被魔鬼换了个躯壳的温柔口吻说道:“我不会走的,别人打我我也不走,今晚我就一直陪着您,直到您不再需要我。”
卡洛斯二世因为时常癫痫发作而凸出的眼睛,也因为眼睫下垂,而被掩盖了过去,画家又着意描绘了他蓬松茂密的头发,高耸的鼻子,还有英挺的眉毛——说句过分的话,或许还会有人觉得卡洛斯二世是个颇具君王威严的好人呢。
帕蒂尼奥的视线掠过众人,在大郡主玛丽身上略作停留,与卡洛斯二世相比,即便后者是他的国王,他也不得不说,这两者站在一起,就像是天使之比恶魔,法兰西的国王与王弟都是俊美如同神祇一般的人物,他们的子女也一样继承了他们的美貌,大公主暂且不说,大郡主虽然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却也看得出将来会是如何的动人——她的眼睛和头发都是深色的,更衬得皮肤雪白,几乎透明,也许是因为前一阵子还在生病的缘故,她看起来是那样的单薄,见了她的人都不由得要在胸前划十字,求上帝保佑她。
所以,说到这里,您们也许应该了解,为什么我会说,对于路易十四来说,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将奥尔良公爵的长女大郡主玛丽·奥尔良嫁给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事实上,如果不是大公主伊丽莎白已经被许给了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西班牙人要求的应该是大公主——虽然西班牙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衰弱,但它毕竟还是哈布斯堡最有力的一条臂膀。
……
而且,按照传统,卡洛斯二世的妻子应该是路易十四的大公主,求而不得之后他们就退了一步,求取奥尔良公爵的大郡主,这也让不少法国人扬眉吐气,仿佛又取得了一场对西班牙的胜利。这样,就算是路易十四有着其他想法,他的大臣和贵族们也会努力促成这门婚事。
但作为一个使臣,完成自己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个人的道德与同理心,怎么能够抵过对国家和国王的忠诚?帕蒂尼奥只能在心中承诺,若是大郡主成为了西班牙王后,在她不曾为了法国对西班牙造成妨害之前,他一样会对她献上属于自己的忠诚。
但相对的,国家与国家从来就没有永恒的敌友关系,也许今天他们还是盟友,明天就成了敌人,所以一个王后在宫廷里永远都是需要戒备与提防的外国人,人们期待着她的肚子里尽快孕育出王国的继承人,可若是国王表现出了对她的喜爱与亲近,那么上到王太后下到官员都会为之寝食不安,因为他们担心王后会凭借自己对国王的影响力干涉国政,让国王更多地考虑她母国的利益而不是本国的利益。
因此,大郡主很清楚,若是自己的伯父最终答应了西班牙使臣的求婚,也无可厚非,一旦她成为卡洛斯二世的妻子(一想到这个她就忍不住发起抖来),若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公爵之女,大概还会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成为西班牙王后吧,但她知道,就像是王太子那样,大臣们向她们详细地阐述与分析了各国君主们的情况,卡洛斯二世作为哈布斯堡的分支,西班牙国王,当然是被着重提起的,她知道卡洛斯二世就是一个畸形的傻子。
大郡主没说话,只是将面孔埋入了父亲的手臂,父亲的话是那样的柔软,却让她的心变得更加坚定了——虽然还有那么一点嫉妒大公主伊丽莎白,但她也一样有个世界上个最好的父亲,比她想象中的更好,若是国王要她嫁到西班牙去,她就马上答应下来,绝对不让自己的父亲为难,甚至反对国王的决定,让国王对他生气。
但就是这样一个畸形的傻子,他们之间的婚约才会对法兰西有利——之前说过,本来西班牙的使臣应该早些提起婚事,他们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佛兰德尔已经开战,一方面也是因为摄政王唐璜的阻扰——因为王后是有权利协助国王处理国事的,甚至一旦她成为王太后,都可以名列摄政大臣之列,就像是路易十四的安妮王太后,卡尔十一世的海德维希王太后,卡洛斯二世的玛利亚王太后。
但国王只是走了几步,掠过那些围绕着他的人,哪怕是孔代亲王,或是柯尔贝尔,又或是其他的重臣贵胄,都露出了赞成和喜悦的神色,当然,对他们而言,这桩婚事相当值得,倒不是他们置身事外才能如此无所谓,而是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少女的分量实在是太轻了。
“因为只有花朵会离开枝头,”奥尔良公爵说道,这时候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王太后说笑般地提起过,路易宣称他要将大公主伊丽莎白留到二十岁,才把她嫁到瑞典去,在场的人都笑了,只有奥尔良公爵没有,因为他想起了他的大郡主,大郡主留在他身边的时间也不长了,而他又怎么甘心那么快那么简单地将自己的女儿交出去呢?他对大郡主的第一印象就是摇篮里的一个襁褓,襁褓里是一个会让他想起牛奶布丁的婴儿,又白,又软又甜蜜:“你是我的玫瑰花,你是我的百合花,”公爵说道:“除非您要离开我,我是绝对不会离开您的。”
那张画像终于在一星期后的宴会上摆了出来,胡安·帕蒂尼奥虽然为唐璜公爵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