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虽然这次请客花了一些钱,史琼仁家里还是从贺礼上捞回本,而且还挣了。
怪不得城里一些当领导的喜欢请客,提拔请客,乔迁请客,儿子升学、结婚请客,自己生病好了请客等。
为什么?
因为下属好名正言顺送礼啊,这是巴结领导的绝好机会。
正因为一些下属是明白人,到了提拔的时候,自然就有他的名字。
而那些不知趣的下属,只好靠边站。
史琼仁看着父母在床上一块一块钱数着,很是激动,他们希望每天有钱数就好,那样的话,日子早就过得好好的。
“琼仁,我们这次请客除去成本,还挣了500元呢,不过,我们以后随礼的负担可就重了,管它呢,先把你开学的费用解决了再说。”史困途高兴地对儿子说,这个农民,此时成了一个精明的商人。
母亲王毛女倒是很平静,唉声叹气,说:“这个学期应付了有什么用,还有好几个学期呢,我们家这样的家境,怎么坚持得下去。”
“你个妇道人家,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办法总比困难多,人家以前读书还借债呢,不也挺过去了,毕业几年就还掉,要是有份好工作,这几年的学费算什么。”史困途看起来真会算大账,不在乎小的。
“崽啊,到了大学,可都得靠你自己啊,你爸生病要钱,你哥哥未娶老婆,你弟弟读书要钱,我们种几亩薄田,哪里有钱资助你呀。”母亲王毛女看着儿子,很是难受,毕竟她心疼儿子,又帮不上他。
史琼仁安慰道:“妈,你不要担心,我已经想好了,省城就业机会多,我可以去食堂参加勤工俭学,或者到外面当家教什么的,挣点吃饭的钱还是可以。”
既然过两天就要开学,那必须把行李准备好。
家里没有皮箱,只有母亲出嫁时陪嫁的一只樟木箱。
母亲王毛女把樟木箱拿出来洗干净,对史琼仁说:“我们买不起皮箱,就拿妈妈陪嫁时的樟木箱去吧,虽然难看,装衣服和书本还是可以的。”
父亲史困途走了过来,把樟木箱扔在一边,说:“你这个婆娘,你这个箱子都几十年了,你看,这里还有老鼠啃过的洞,你叫他怎么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