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又有权就好打通关系,没费什么力气从厂房到设备一路绿灯,不到两个月工厂就落成!
还是以靠山村村集体的名义办的厂,工人也几乎都是大青山那三个村子的村民,还有一少部分是黑市里的成员。
工人选拔那天各个村子比过年都热闹,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尤其是靠山村的老村长,脸上都笑开了花,可笑着笑着就泪流满面。
靠山村因为地理位置穷了多少辈儿,这辈子能看到村里的娃娃们当工人吃公家饭,他这辈子就算立刻去死也对的起列祖列宗了!
这些全是托初一的福啊,谁知道当年那个偷偷卖鸡蛋的小姑娘短短几年的功夫不仅考上大学,还开办了厂子。
这是多少老爷们儿都办不到的事情,当初把初一带村里来的卢芳有功!回头必须给戴个大红花!
老爷子边流眼泪边心里念叨,坐在孙子给拿的小板凳上,看村里的老少爷们应聘。
而沈初一这边已经准备收拾东西要返校了。李奶奶这个舍不得呦,上次走的时候心里惦记着孩子能不能上学,光心里害怕了,就没顾上舍不得。
这次没别的事儿揪着,这离别的愁绪就围绕着老太太了。刚说要买票那会儿,老太太就搬来和他们住。
这都要走了还缓不过来劲儿,沈初一跟老人家商量,干脆跟她去京都算了!
咱们京都有房子,想怎么住就怎么住,想家了就随时回来!沈初一的话把老太太的心说活了,扭头看老儿子。
李学军一看老娘这是心动了!路上有卧铺,京都有房子、有人,老娘想去就去呗!
于是一行队伍又加上了老太太,9月1号开学,他们8月29号就赶回了京都。安排住在周家兄弟的那套房子里,离学校近还安静。
五一胡同临街吵闹了些,不利于老太太和他们休息。房子是早就收拾好的,家具一应日常所需,王勇早就给安排妥当。
进了院子李奶奶新奇的左看看右看看,
“这京都的房子这么小么?可没咱老家的大,一个顶这个俩!”
沈初一就笑,
“奶奶,京都房子紧缺,这么大的独门独户算不错的啦!好多都是好几户住一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