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娇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挖井(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晓那两口井,从县里批了镇里批,镇上知了乡里还得协调。

    邻长,保长,里正、村正,族长,耆老都只能点头同意。

    那没办法啊,上面都准了。

    事情也就两口井而已,又不动他们的土,怕什么。

    半个月后,几只色彩斑斓,周身艳丽的神鸟从潇晓晓东边地头上飞过。

    好些人都看见了。

    村里人直忙嚷“吉兆,吉兆。。”可知这打井竟然是很吉利的事儿。

    看来,潇老三家地头的井,可挖,可挖。。

    看风水的大师前来,也道,可挖,可挖。

    于是,这村正召集了人,要知这是一个村吃水灌溉的事儿。。

    再说,潇晓晓跟潇老三断了关系,在潇家村自立门户的事儿还有不少人知晓。

    如今这东边地是潇晓晓一手租用。

    就这么两女娃,也没劳力,没法打井。

    *

    于是乎,这井就这么开始计划打起来。

    潇晓晓把那几只‘神鸟’收回来,放血,拔毛。。做成了几只茴香熏鸡给村正送去。

    留地上一地彩色鸡毛。

    其余的日子。。

    打井预计的日子是五月端午后,所以这中间还有一段日子。

    潇晓晓将自己关在屋内。

    碳笔唰唰唰在白纸上画个不停。

    这古代的笔不习惯,潇晓晓没练过毛笔字,花了巨资才买的的这些笔墨纸砚,她发现没黑炭让她用着顺手。

    没有现在机械的参与,打井也是十分费劳力时间。

    潇晓晓能做的,就是稍微帮这些人减轻一些。

    *

    滑轮省力,可是还得有架子支撑,再说,一条结实的长绳是不可避免的。

    然则,这一切交给村正即可。

    *

    从县城的药材铺买回来的枸杞。。

    并非所有的大夫都不懂枸杞,潇晓晓前段日子才知,安国史上的有位著名医学家。写了一本医书,里面提到过枸杞,但这味药依然被人们少知,也有医师对它的疗效十分钟情。

    但安国整体的医术水平不发达,所以,许多药材都还在辨别中,对一些药材的药性认识不足,甚至,有些辨别不了。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潇晓晓去那家药铺叫宁安堂,那捡药的小哥说这味药是他们掌柜叫添上的。

    总之,潇晓晓买了枸杞回来,提前浸泡,这枸杞没有经过加工。

    浸泡,用土培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