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袭大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五章 和谈(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多少会顾及一些脸面,就算是他们去给汉人上贡也不会吃亏。

    不过朝中亲清的大臣们却是立马跳出来反对,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旦朝鲜明确降大燚,只会彻底的惹怒大清,让大清肆无忌惮,到时候大清的军队长驱直入朝鲜,大燚的军队却不来援该怎么办?

    总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李昑也是头疼不已。

    不过头疼不已的不止李昑,乾隆也是头疼得很。

    大燚虽然是暂时停下了进攻的步伐,但大家都明白,这只是因为冬雪降临的原因,一旦明年春去雪化了,战事估计还会继续。

    到时候大清又该如何抵挡住大燚进攻的步伐?

    帝国经历了一连串的惨败,国库早就告急。

    虽然在燚军攻打京城之时,乾隆率先把国库的银子都送到沈阳,可那也没有多少银子了。

    而朝廷被迫退守至沈阳,就注定了大清国未来的税收也将是寥寥无几。如果大清国找不到开源的办法,从京城运来的这点银子也支撑不了多久。

    这次打朝鲜是意外收获了不少的钱财,但终究是杯水车薪罢了。况且蒙古那边为支援大清死伤了这么多的人马,大清如果不拨下些银子安抚好他们,估计蒙古那边也会有人出来闹腾。

    总而言之,大清的国库现在看着是还有些银子,实际上却是每一厘都是有了去处。

    议事厅中有大臣提议,能否与大燚再次签订和平协议,好留点时间给大清喘息的时间。不然以大清目前的局面,明年将很难抵挡得住大燚的进攻。

    要知道自“圣祖”康熙爷开始,大清一直都实施着种植柳条边政策。禁止汉人出关,所以关外几乎是没有汉人。

    没有汉人,就意外着没有税收,连未来想要补充兵力甚至是要集齐辅军来运送粮草军需都是个难题。

    此时的大燚并不像前明时的颓废,大清的军队也不像太祖太宗时的能打。

    这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那仗还要如何打?

    议和的声音一出,乾隆就好像被人刺道痛觉神经一般立马咆哮了起来。不过咆哮声虽然大,却也没有对提出议和的大臣做出任何处罚。

    显然乾隆心中也是认可了议和的方案,只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