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霸业:开局就被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事有反常,必有阴谋(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而所谓的军功自然是用鲜血堆积出来的。

    西北这个地方,除了马匪横行之外,流寇山匪也不在少数。

    之前的林萧就是靠进剿山匪流寇屡立军功的。

    所以,对于这种浴血场面林萧早就习以为常。

    虽然西北各地的常备军在对付马匪的事情上屡屡受挫,可遇到那些没有马匹加持的山匪流寇还是可以应付的。

    -------------------------------------

    据官方的不完全统计,活跃在大西北的马匪数量已过万数。

    薛光、杨泰、郭飞并称西北三大匪首。

    其中,凶名最盛的还是薛光。

    虽然薛光手下马匪并不多,可却都是精中选精的凶悍之士,做事手法也最为狠辣,无论是官府还是普通商贾,都是他们的袭杀目标。

    薛贼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说的就是薛光匪团所施行的杀光、抢光政策。

    其次就是杨泰,手下马匪众多,是西北三大匪首部众最多的马匪团伙。

    据传杨泰手下马匪上千,虽然不知真假可大几百之数应该还是有的。

    而郭飞就比较特殊了,他早年曾是军中之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背井离乡跑到了大西北,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方匪首。

    西北地方常备军之所以在这些为祸西北的马匪面前屡屡受挫,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官军无马!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正是大宁朝廷所施行的牧马政策。

    大西北盛产的西北马是一种非常适于军用的战马。

    故此,朝廷在西北设立了大量马户,并明文要求西北五户养一马。

    名义上虽然是帮助官方养马,官方也会给予马户一定补助,可分摊到百姓身上的成本与责任实则很高。

    西北常年需要直面突夷的威胁,所以边军战马需求巨大。

    官府为了完成朝廷下达的任务指标自然要向马户施压。

    马户如果到了时间无法应纳官府要求的马驹数量就要按价赔偿。

    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一大批马户倾家荡产。

    于是乎,大量被逼上绝路的西北马户直接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做马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