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时间不知道够不够消化两幅绘画,我的花音主职是映春,就先感悟正面的踏歌图吧!”江灵惜在两米石碑之前坐下,意识很快进入了花音空间,在清澈如镜的小溪里,她看到了这块石碑的倒影,秀韵飞动,意志奇逸,每一道笔触都栩栩如生。 踏歌图展现了民众在丰收之年庆祝收获的喜悦生活,田垄、巨石、翠竹都是花音师们载歌载舞的背景。 远处奇峰对峙,云雾散布,一座无名宫殿若隐若现,仿佛在言说着来年可期;近处花音师与百姓们一起高歌欢庆,气氛无比的欢快。 在整幅绘画的上方题写着一首古诗:“宿雨清畿(音基)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意思是一场夜雨洗净了京郊的尘埃,朝阳似火,将这座帝都晕染得格外的艳丽,在丰收的日子里,人们安居乐业,在田埂上唱着走着,欢乐无比。 江灵惜的悟性本是探花等级,这一刻,灵感与悟性交相辉映,她一边品鉴着踏歌图中的每一笔皴法,一边寻觅着其中寄托的精神,不一会,一曲为画诗谱写的花歌顺着她的心意,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第八天,她悟到了一首探花级的花歌《踏歌行》; 第十六天,她悟到了清旷自在、与民同乐的情怀,这世间的花歌来源于生活,本应回归生活; 第二十四天,她悟到了踏歌而行、永不停息的精神。 唱歌本是一份轻快的享受,映春花音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写出几首花歌,或者将其中的杰作传唱民间,还有为了音道砥砺前行、永保激情的至上精神。 “悟道了!”在独自观想了二十四天之后,江灵惜终于领悟了踏歌图的六成境界。 当这幅石刻的思想基本融入了意念,溪水间的石碑倒影也随之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假山旁竖起的一块踏歌四季碑,它的正面俨然与外界的那块一模一样,背面暂时还是一片暗影。 “花音空间竟然将这块踏歌四季碑复制下来了?!这条小溪从此便叫做牧溪吧!” 她闭目静休了片刻,打算继续感悟石碑背面的四季景,没想到牧溪里忽然泛起了一波波涟漪,一是言明她在成为一位真正的花音师之前无法观想背面的石刻,二是牧溪还可以记忆一块新的石碑影像,就像储存数据的花瓣云一样。 “早说嘛!”江灵惜抬手拂去了溪水里的文字,刹那之间,她的意识回归本体,而外界刚刚过去了三天三夜。 大师碑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