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双喜临门(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就为恢复高考奠定了基础。

    张丰东这几天精神抖擞,眼镜擦得蹭亮,精神头也好像年轻了好几岁,跟着文姥爷放羊都哼着小曲儿。

    “张老师,精神焕发了?怎么?你也要走了?”文姥爷望着张丰东问。

    “三叔,这些年多亏您了!要不我还真坚持不下来。”

    “快甭这么说了,正像穆杨说的,你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文姥爷也会甩词了。

    “哈哈,三叔,我走了您老可要保重身体,穆杨还等着您老给他哄孩子呢!”

    “放心吧张老师,我会好好活着的,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没事常来看看我这老头子。”文姥爷眼圈红了。

    那时候的国庆节大喇叭播着社论,老师学生贴着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社会主义好,这就是过国庆节了。

    国庆这天文三叔杀了一只羊,张丰东一见血躲得老远的,文穆杨就和姥爷把羊肉羊下水收拾干净了,羊皮钉在了墙上,等干了好做羊皮袄或者羊皮褥子。

    国庆过了天就凉了,人们都穿上了长袖衣服。

    吃了早饭,文穆杨和二弟就去上学了,文兰妈妈也带着三弟去生产队干活了,文姥爷和张丰东还没去放羊呢。

    这时,大队书记领着一位公安同志来到了文三叔家。

    “蓬蓬”的屋门被敲响,大队书记张可采领着一个公安推门走了进来。

    “三爷,没放羊去呢?”

    三爷一看有公安来了:“呦!书记,公安同志,快快,快来坐炕上。”

    张丰东一看公安,心里有些忐忑,我可是黑人没户口,他来是?

    张丰东正那低头琢磨呢,公安说话了:“你叫张丰东吧?原来在平山一中教书?”

    “是是,我是在平山一中教过书。”

    正说着,又从门外进来三个人。

    张丰东一看是徐江,但另外二人不认识。

    另外二人都穿着中山装,一个人夹着公文包,俩人都戴着帽子穿着正装,像是公家人。

    “张副校长你好吧?还认得我吗?”徐江上前主动和张丰东握手。

    张丰东赶紧下了炕说:“认得认得,徐主任,您怎么来了?”

    文三爷赶忙让座,几个人在炕沿、凳子上各自落坐。

    “张校长,您可是让我们好一顿找啊,多亏了这位公安同志,要不还找不到你呢?”徐主任拉着张丰东说道。

    “行了徐主任,您就甭客气了,既然你们已经找到人了,我就告辞了。”

    公安同志从包里掏出一张证明材料说道:“张老师,这是您的身份证明,我已和张书记了解过了,您在黄土岗村表现的很好,您收好喽!”

    张丰东接过证明材料,眼泪就下来了,十多年了,我终于解脱了,我终于有身份证名了。

    送走公安同志,其中一个年轻夹包的就上前和张丰东握手介绍:“你好张校长,这是教委高校口的陈照祥同志,我们这次来,是特地接你回部里述职的。”

    陈司长起身和张丰东握手:“丰东同志,这些年你学习的怎么样。”

    张丰东一听,鼻涕眼泪全下来了,哽咽着说:“挺好挺好!”

    陈司长又接着说:“部里领导听了你的情况后,很快做出了决定,对你的情况非常重视,责成我们尽快落实你的情况。”

    “谢谢部领导,谢谢你们!我一定不负领导们希望,把丢掉的时间补回来!”看样子这段时间的教训,对张丰东还真是受益匪浅。

    拿出几张表格,让张丰东填写完后,陈司长要求张丰东立马就和他们一起回城,部领导等着见他呢。

    也么什么可拾掇的,除了给文穆杨留下几本书,其他的就是他那个宝贝柳条书箱子了。

    文三叔再三挽留,几个人还是走了,因为张丰东归心似箭。

    走的路上,张丰东才从徐江那里知道,部里下来调查的同志,先找到一中校长那里,校长告诉部里调查的人,张丰东死了好几年了。

    调查人员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又翻阅了一中档案和老师记录名单,还走访了好几名老师,但都没有张丰东的消息。

    那时的特殊社会状况,徐江也不敢多说话啊,他就在送调查人员的路上,把张丰东调走的那张存根交给了陈司长。

    “徐主任,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刚才不说?”

    徐江就把前后经过讲了一遍,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陈司长就和节节高公社取得了联系,节节高公社就安排一名公安,来到了黄土岗村调查张丰东情况,并把结果汇报给了上级机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