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把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委婉地告诉了方氏。
方氏掩袖而笑:“这还不容易。既然四叔连四婶婶都不想让知道,二叔只怕是从其他地方得到的这消息。而且还只是说有可能冬天才回来。你用不着这么着急,不如等等再说。”
“是啊!”姜氏眼睛一亮,“我怎么糊涂了。”她眉目舒展开来,“就算是公公冬天回来,等他们回来了我再送些药材之类的过去给公公和六叔补补身子也不迟啊!”
她不由拉了方氏的手:“多亏有大嫂指点我。”
说话做事都要把握个度,近之让人嫌,远之让人怨。
“我看,你是新媳妇进门,越想好好表现,越是患得患失。方氏笑着转移了话题,“今年的端午想好怎么过了吗?”
“听说想在花厅摆酒吃一顿。”有些话,也不能再说深了。姜氏笑着和方氏说着家常。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大少奶奶,大少爷说这两天就回来。让小厮给您带了点东西回来。”
姜氏听着一愣:“大伯不在家吗?”
方氏笑道:“你大伯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去年春天的时候我就把我陪嫁的庄子交给了你大伯管。你大伯每年出去收四次帐。偶尔南货北卖或是北货南卖,做些小买卖补贴一下家用。”说的很含蓄,可看方氏用钱的那大方样,只怕这样的买卖很有些赚头。
姜氏笑着,小厮奉了个红漆描金的匣子进来。
“大少爷说,这是给您的。老爷、太太和三少爷、三少奶奶等人的随车一起回来。”
方氏就问那小厮:“大少爷怎么没随你一起回来?”
小厮笑道:“大少爷还有两笔帐没有收齐。又怕大少奶奶担心,就让小的先回来禀大少奶奶一声。”
方氏放下心来,赏了那小厮银子。抬头看见姜氏冲着她直笑,脸一红,解释道:“你大伯是这样的性子。”
姜氏就望着那匣子笑。
方氏脸上挂不住。
“哎哟!怎比得上四叔每天为四弟妹亲手做花灯。”
姜氏也闹了个大红脸。
两人互相打趣一番,看着时间不早,姜氏起身回了荷花里。
徐嗣谆正和王树在说着什么,见她进来,丢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