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的弟弟只有十岁,进退间虽然礼数周到,眼中不时流露出来的好奇却为他平添的几分稚气,显得很可爱。
太夫人看着很喜欢,拉着问几岁了,启蒙了没有,平时都做什么……又让人请了徐嗣谕等人来见客。
方夫人见了徐嗣谕大为赞赏的样子,夸奖了好几句,听口气,方冀当着家里的人说了徐嗣谕不少的好话。
徐嗣谆比方少爷大一岁,徐嗣诫比方少爷小一岁,三个人一见如如,很快就玩到了一起。至于年幼的谨哥儿和诜哥儿,被抱出来给方夫人行了个礼就抱回了自己的屋。
太夫人客气地留方夫人午膳。方夫人没有推辞。但午膳过后,她借口不打扰太夫人午休,起身告辞了。
十一娘送方氏母子和三夫人等人到垂花门口。
刚要折回去的时候,有小厮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看见十一娘,他作揖行礼:“四夫人,小的是去韶华院给二夫人送帖子的!”
十一娘一愣。
二夫人深居简出,不知是什么人给二夫人下帖子。
她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来拜访二夫人的竟然是高太太。
“你们这又是怎么了?”高太太见到二夫人就笑道,“前些日子柔谨出嫁的时候都好好的,怎么过府一趟,你嫂嫂又在家里暗自垂泪呢?”
二夫人听着眉头微蹙。
她最反感项太太当着娘家的人说项家的闲话。
可没等她开口反驳,高太太就长长地叹了口气:“你们啊,让我说什么好?一个呢,刀子嘴,豆腐心。该管的从不推辞,就是那不该管的,也一并揽在手里稳稳当当地办妥了,偏偏这嘴上不承认。一个呢,从小被宠坏了,说起话来没遮没挡的,连个弯也不会拐一下。照理说,我一个外人,不该掺和到你们的事里去。从前,我也只是在一旁看着,背后说说你嫂嫂。可你们这次,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先发制人!
二夫人脑海里闪过这样的四个字,却不动声色端起茶盅喝了口茶。
高太太知道项家的这位姑奶奶也不是个好说话的,对她的沉默不以为意。神色一暗,继续道:“我不说别的,就说徐家二少爷和我们家柔讷的婚事吧!要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