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站在屏风前说闲话:“……看见那个手上挽着香云纱四季团花披帛的妇人没有?那位就是项家三小姐未来的婆婆了。”
“听说姓龚,是湖广荆州人士。怎么就舍得把女儿嫁那么远?”
“湖广的名门望族,世代官宦,家里代有名人出。说不定未来的姑爷就是个勤勉好学的。先在国子监读几年书,再到翰林院当几年差,等能放出去的时候,已是年过而立了。反比找了本乡的好——不出去做官,总觉得孩子没有出息;出去做官,背井离乡不说,女儿独守闺房,和那王宝钏也没什么不同?”
“就你一张嘴利!”另一个笑着调侃说话的这个,“听你这口气,这进士、探花什么的,竟是如此简单的事……”
坐在内里的太夫人笑着:“原来项家的三小姐要嫁到湖广去。只是不知道二小姐许配给了谁家?”
正说着,二夫人走了进来。
她神色自然,目光却有些冷峻,样子有些严肃。
太夫人知道她和嫂嫂不和,又怕她这样子十一娘和五夫人追问,忙把她拽到了自己的身边,笑道:“你来的正好。我刚才听人说三小姐嫁到了湖广。不知道这周家是哪里人士?”
二夫人神色微缓,笑道:“是江西永丰人。”
五夫人“哎呀”一声:“大小姐的嫁到了广西的永丰,三小姐的嫁到了湖广的荆州……项太太的心可真是宽。只是不知道二小姐许配给了谁家?”
“我没有问!”二夫人微笑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只管到时候来吃喜酒好了!”
空气一滞,气氛显得有些冷。
五夫人也隐隐听到过“二夫人想把项家二小姐许配给二少爷”的传言。
如果是别人,她肯定就要打趣一番,这搁到了二夫人的身上,她不免有些犹豫。
十一娘和五夫人想到了一块去。
听二夫人这口气,分明是不想谈。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呢?
她回去问徐令宜:“江西永丰周氏,是当地的望望吗?”
“是啊!”徐令宜笑道,“他们家每代都有人出来做官,前朝到现在,家里大约出了二十几个进士。所以有人曾戏言‘无周不成仕’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