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做水粉胭脂生意,女客很多。而且旁边有两家也是做水粉胭脂生意,一家做假髻生意,一家做女鞋生意的。甘太夫人的铺子连着两间门面,就与东大街相连的拐角,这样的铺面有时候就是有钱也找不到。她很是满意,回去跟十一娘道:“你说,会不会真是上天眷顾。来了燕京之后就感觉很是顺利。”
十一娘也觉得这件事开章不错,忙不迭地点头。 两人第二天去见了甘太夫人,给了她正式的答复,也算是三个股东碰了头。决定立冬过后就把门面接过来。 十一娘把开喜铺的事告诉了滨菊,问她原不愿意到喜铺去帮忙。滨菊回去商量万大显,万大显自然是满口答应。 她又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听说了很支持:“……简师傅看着就是个可靠之人。你也可以赚些胭脂水粉钱。”
还私下给了她两千两银子,“等赚了钱加倍的还我。要是亏了,到时候也有的是闲功夫,多帮我做几件衣裳。”
说话到这个份上,十一娘只有感激的。也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把这喜铺办好了。 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听说了。 徐令宽道:“四嫂,到时候我请了京里的戏班子去那里搭台唱戏,恭贺你们开业!”
那岂不是弄得人人皆知? “不用了,不用了。”
十一娘笑道,“我们开个小小的喜铺,用不着那么大的场面。”
她和简师傅决定做中档的生意。如果把场面弄得太大,一般的人只怕不敢去铺子里瞧。 徐令宜也道:“她们女人家赚点胭脂钱的生意,你别乱掺合。”
十一娘每天向徐令宜报告进度,徐令宜对她们的事很了解。 徐令宽听了有点焉。 五夫人就笑道:“哎呀,到时候我们送恭贺去就是了。四嫂刚开业,可比你请什么戏班子去唱戏实惠。”
“对,对,对。”
徐令宽和徐令宜都不太通庶务,但两人名下都有产业,多多少少对这些事有点了解,“四嫂刚开业的时候不如就按本卖。等把码头打下来了,再想办法换新品种,然后加点薄利。等站稳了脚,就再换品种,开始赚钱。”
“那就承五爷的吉言了!”
十一娘笑盈盈地向他道谢。 徐嗣谆听了表情有些郁闷。 十一娘柔声问他:“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