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知道后,还把长子教训了一顿。说,‘要是你也和你弟弟一样要和那些豪门公子应酬,我也照着你弟弟的院子帮你布置一番’。把长公子说的哑口无语。”
又道,“李夫人虽然宠爱这个儿子,管教却十分的严厉。身边服侍的都是婆子、小厮,没有丫鬟的。二公子却从来没有为这些事违背过母亲的教诲。”
又是一个颇让人意外的情况。 只有那些生活中早已确定了目标的人,才能抵御诱惑! 这个李公子,只怕不是个简单的人! 站在旁人的立场,她很欣赏这样的人。可如果站在母亲的立场,她却觉得嫁给这样的人未必就是幸福——他们通常会为了追求无暇顾及身边的人。 晚上服侍太夫人歇息的时候,十一娘把白总管的话告诉了太夫人。太夫人听着很感兴趣,道:“李家的二公子,今年也只有十五、六岁吧!”
“有十五岁!”
太夫人笑道:“老四十五岁的时候,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了!”
语气中透着几份赞赏。 十一娘不好评价。 很多年以后,人们评论一个人的好坏,都会以他在社会上的地位为标准。何况是现在! 她稍后和文姨娘说起来,文姨娘道:“妻凭夫贵。要是这李家二公子真有这样的气度,其他的到也可以马虎一些。”
成与不成,徐令宜最有发言权。 十一娘笑了笑,问起文姨娘帐目的事来。 “永和二年的帐已经整了一大半,明天就可以完结了。”
她说着,犹豫了片刻,道,“要是夫人不反对,我想让秀兰每天晚上去我那里练一个时辰的算盘……” 十一娘笑着点头,端了茶。 文姨娘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十一娘躺在床上想贞姐儿的婚事。 觉得这个也不满意,那个也不好。又怕挑来挑去名声在外让人退避三舍,又怕看人不准丢了西瓜到时候只能捡芝麻……半晌才睡着。第二天一大早给太夫人请了安,把家里的事安排好后,她带了些礼品回了弓弦胡同。 罗大奶奶看着她大吃一惊,忙拉了她的手往屋里去:“你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可出了什么事?”
神色十分焦虑。 “没事,没事。”
十一娘忙道,“我这不是很久都没有回来了吗?趁着端午节前有空,来看看四嫂,看看姨娘。还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