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座。 三爷脸上带笑,模样儿宽和;五爷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五夫人笑逐颜开,神色惬意;十一娘嘴角含笑,低头不语;徐嗣谕端坐如松,若有所思;只有徐嗣俭和谆哥,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惹得徐嗣勤不时地瞪弟弟两眼,示意他安静些。可惜徐嗣俭一心一意和谆哥说话,根本没有注意到徐嗣勤的目光,越说越大声,最后咯咯笑起来。 “嗣俭!”
三爷也看不下去了,喊了儿子一声,虽带着责备,声音却是一惯的温和。 徐嗣俭听了立刻坐直了身子。 “小孩子,哪里能坐得住。”
五夫人看了笑道,“都是家里人,三伯不用这样拘谨。”
三爷听了呵呵笑了两声:“玉不琢不成器。小时候不管,长大了养成了习惯就管不住了。”
正说着,三夫人进来,听了半截子话,笑道:“谁管不住了?”
三爷正要说话,五夫人已道:“三伯说怕俭哥大了管不住他了。”
她目光转流,给人一种话里有话的感觉。 三夫人听着脸色微沉,正要说什么,却看见徐令宜扶着太夫人走了进来。 她一口气强压了下去,笑着迎了上去:“娘,您来了!”
大家纷纷站起来和太夫人打招呼。 太夫人点了点头,神色淡淡地吩咐三夫人:“开饭吧!”
然后径直朝东次间去。 三夫人曲膝应是“是”,叫丫鬟摆饭,其他人跟着太夫人进了东次间,依次坐下。 徐令宜则给了十一娘一个“一切都好”的眼神。 吃过饭,大家和往常一样簇拥着太夫人去了西次间。 这一次,太夫人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徐令宜却立在了太夫人的左手边。 三爷和三夫人就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然后两人不声不响地立在了太夫人的右手边。 五夫人看着微微一笑,拉了拉徐令宽的衣角,和立在徐令宜身后的十一娘并肩站了。 徐令宽犹豫了片刻,站到了徐令宜的身边。 孩子们面面相觑。 徐嗣勤和徐嗣俭挨着母亲站了,徐嗣谕则拉着谆哥儿站到了徐令宽的身边。 进来上茶的丫鬟看着都战战兢兢,轻手轻脚放下茶盅就都退了下去。 太夫人就端了茶盅细细地啜着茶。 屋子里落针可闻。 过了好一会,她放下茶盅,把立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