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还小,身子骨也有些虚。”
刘医正笑道,“调个一、两年就好了。”
太夫人松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亲自陪着年过六旬的刘医正去开了药方,嘱咐杜妈妈把药方交到白总管的手里:“按着这方子抓药,回来给我看了再熬。”
杜妈妈应声而去。 十一娘很不好意思——惹得太夫人也不安,还亲自过问。 太夫人想着十一娘把自己日子排在小日子前后,以为她心里不高兴,安慰她:“没事,没事。我们家又不是那些寒门祚户,吃不起人参燕窝的。”
十一娘很感激太夫人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安慰自己,忙道:“我会好好吃药的。”
太夫人笑着点头:“这才是正理。”
正说着,宫里赏的腊八粥来了。 大家接了粥,赏了宫里来的人,照着以前的惯例奉了粥,全家人围着吃了粥。十一娘的药来了。 太夫人仔细辩认了好一会才将药交给杜妈妈:“就到我院里熬了,每日到我这里来问安的时候服侍四夫人喝。”
杜妈妈笑着接了过去,十一娘忙上前向太夫人道谢。 “你直管把身子骨养好。”
太夫人道,“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然后由二夫人陪着去歇午觉。 十一娘就把杜妈妈请了自己的住处,用顶针索线帮贞姐儿穿了耳洞。 “痛不痛?”
她看着贞姐儿脸都白了。 她醒来的时候就有了耳洞,前世又没有穿过,不知道穿耳洞是什么感觉。 贞姐儿摇头:“不痛!”
就是痛也没有办法。怕以后被婆婆嫌弃。 十一娘送了杜妈妈一对赤金手镯、一对赤金寿字填青石簪、一对翡翠镯子做谢礼。 杜妈妈没客气,笑着道谢接了告辞。 十一娘亲自把杜妈妈送到了门口,这才转身回屋带着贞姐儿绣屏风。 酉初差两刻,徐令宜还没有回来,也没差个小厮过来说一声。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十一娘很是担心地带着贞姐儿去了太夫人那里。 行了礼,二夫人立刻就发现了贞姐儿的不同,笑着开了箱笼,拿了一对小小的赤金石榴花耳坠给贞姐儿:“一不留意,我们贞姐儿已经是大姑娘了。”
太夫人也发现了,笑道:“又是十一娘的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