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来自花果山》第二部的宣传片发酵的时候。
    光影传媒发布了一条公告。
    “光影传媒和曲杨文化达成合作协议,买下了遮天系列的一条支线人物的版权制作。”
    这条公告对于喜欢遮天的人来说,是喜大普奔的。
    光影是大公司,最近的项目还行,这个时候加入对遮天的制作,意味着明年遮天系列的电影将会至少多一部。
    立马就有各种媒体的小道消息爆发出来。
    “曹瑞斌找杨修远畅谈五个小时,最后以五个亿买下了遮天系列之青帝五年的版权!”
    这一条是相对真实的一条。
    给观众惊呆了。
    五个亿五年,不便宜。
    意思就是你什么都没干,先给曲杨文化五个亿的资金。
    “我觉得曲杨文化虽然没上市,但百亿估值现在已经有点低了。”
    “肯定低,就我知道的,现在业界知道光影花了五个亿买断了遮天系列的其中一条支线后,已经有其他公司在接触曲杨文化了,就单轮遮天这个项目,估计都能撑起来百亿估值。”
    “一部电影的票房都五十七亿了,百亿估值不简单?”
    “不全是这样算的,但也有点道理,如果给杨老板一点时间,遮天系列的ip价值肯定不止百亿。”
    “这就是现在影视行业打造ip的价值吧,真弄出来,看看,一个版权就卖了五个亿,不亚于一部票房二十亿的电影的收益了。”
    
    网上讨论的热火朝天的。
    如果杨修远有融资计划,这个时候融,能进来一大票钱,求着送的那种。
    但现在杨修远不缺钱了。
    遮天的票房收益分成已经下来了过半。
    光影那边说是买断五年,实际只付了两个亿,还有三个亿分批次进来。
    曹瑞斌这家伙精的很,就杨修远知道的,立马去找了阿里影业谈合作。
    这两个亿据杨修远的猜测,起码有一个亿都是阿里那边掏的钱。
    如果要资本化运作,就这个项目,曹瑞斌立马就可以赚钱。
    在拉几个人进来,资金全部别人出了,五年的版权买断不是说就拍一部电影。
    当然,这方面是有限制的,细化到了合同里面。
    所以曹瑞斌就只找了一个实力强劲的伙伴,阿里影业。
    “嘟嘟”
    杨修远在家,和创作团队连线讨论遮天的剧情,电话响了。
    拿过来一看,陈思杰的电话。
    “坐不住了?”接通电话,杨修远就笑问道。
    “你大爷!”电话里,陈思杰直接就口吐芬芳了:“你给我出出主意。”
    “出什么主意?”
    “你说呢?太他么诱人了,又怕自乱阵脚。”
    “看你自己的战略吧,想稳就跟着我走,想搏一搏欢迎加入我的工具人系列。”
    电话那头,陈思杰都快咬牙切齿了。
    这他么就是火了之后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