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京师枪炮雷声隐,滇南风雨急如晦(五)(1/3)
比如某土司突然秘密接待了一批人,但调查局的人暂时无法得知是哪方势力的人。
痴虎儿人家那不是简在帝心,人家那可以说是深得帝心了。
兵部、卫所,现在大家都知道是要撤了的。
然而后来大明重心北移,安南复叛大明到了宣宗时期又选择了撤军。
张小公爷想要借机收回安南等地的基础,业已扎实牢靠。
于是只能是沉默作罢。
捏着奏报,弘治皇帝缓步走到了军部去。
“若要谋算西南诸地,则滇南一役可为练兵之用。”
几个老家伙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弘治皇帝都激动起来了。
“见过总帅!!”
有的话,那就顺手一并给他清理了。
按照国朝的习惯,文官们肯定是要求招抚、处置地方官员。
配合玉螭虎在黔州的作战,到时候战后论功行赏照黔州例走。
伺候了老国公几十年,老周管家很敏感的发现了老国公身体机能的衰退。
威宁伯王越笑眯眯的对着成国公竖起了大拇指,轻叹道:“高招!”
如今的情况是黔州已经彻底被掌控住了,粤北卫所之患尽数消除。
“此番平叛,抑或整合西南事宜由他便宜行事!”
虎头老国公并没有阻止老周管家,事实上到他这个年纪还能运起六十斤试功石已是难得了。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沉声道:“朕再下一道秘旨,由张仑总督粤、黔、滇三布政使司!”
桂西原本就是早期大明所经营的区域之一,如今算是控制力比较好的区域。
基本只要允许,他每天都会与老国公一起吃饭。
那曾经海外的巨炮,人家数十年前就发展成那样了。
同时查探出安南王秘密接见了这批人,于是便可探知哪些土司联系了安南王。
王越说着,顿了顿继续道:“剩余一军,业已换装完毕、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发兵!”
在新修造的祠堂里,和那些个庄子里的老亲兵们喝茶聊天。
现在人家发展的如何?!这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啊!
“陛下可遣永新伯为一军,由黔州、粤北入桂西整合诸部卫所……”
谁敢说一定就能成的?!
将对方的特征、画像提交给谍报司。
弘治皇帝说着,一摆手便见萧敬拿着调查局的密报分发给了军部的这些个统帅们。
这是谍报司送来的密报,上面标注着来自于汪直汇总的消息。
弘治皇帝捏着滇南来的奏报,这心里五味杂陈。
作为总军师的威宁伯听得弘治皇帝发问,一个立正沉声道。
“这是调查局的密报,且都看看……”
然后该送军官学校的送军官学校,该编入国防军的整合后编入国防军。
成国公的这话倒是没人反对,毕竟粤北、黔州两地的事情可都是明证啊!
张小公爷则是很快的就收到了来自于军部的指令,同时送来的还有弘治皇帝的秘旨。
“陛下,现在就让痴虎儿出发么?!”
没辙啊,这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此看似阴谋实则阳谋,我就是要削你、就是要拆你。
军部的滇南沙盘上密密麻麻的插满了小旗子,不同的旗子标注着不同的势力。
你来了,我认账、认怂。
从前闹腾一下,再使人上京师砸点儿银子。
国防军在粤北、在黔州,甚至在九边的几次战役不仅是让朝堂闭嘴了。
一方面滇南真反了,他们既然反了那说明调查局、李福达等人谋划已然奏效。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回礼后走到了沙盘前皱着眉头沉声道。
朝堂上未必就不能找人说说话,安抚一番、弄个招安。
说不准还能官升一级,不计前嫌。
说着,虎头老国公沉吟了会儿拿出了本册子放在了桌子上。
张家老祖当时功勋已经盛极,也不好再请命征伐。
暂存的卫所战战兢兢,各家将校、千户百户都琢磨让子弟去考武举。
即便是国朝内的老臣过去,也决计调动不了这么多资源处置此事。
当地的都司控制力还算是不错,所以才暂时先放着。
“记住,不要勉强!你尚且年幼,此番便当作是试炼便可。”
“至少七成,其余则看天意。”
各家土司子弟、立下功勋士卒,全部收拢再行整合。
基本都是交由军部来处理,不服?!
顿时就可以知道,东吁联系的是那些土司。
而地方官宦们多姑息养奸,只要息事宁人甚至不惜偏袒土司的事情发生。
“成国公的意思是,让痴虎儿先以总督的名义前往桂西?!”
实际上,弘治皇帝还有一个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