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铁轨虽好修筑贵,螭虎思变有新招(2/3)
大多数商贾都会爱惜马力,一日顶多行进二百余里就会停下来。
这与后世的老式火车轮毂极为相似,而前面比较特别的是有车夫赶车的位置。
“本宫琢磨,此可仿于各地驿站。”
“莫担心,此时我亲自去与陛下说项。”
如果还要加四个字的话,那就是:回收时间过长。
最早刻制膛线的国家应该是意大利,因为1476年的一份文献目录载有“带有螺旋槽枪管的火器”。
总算是明白了一个大概。
显然,熊孩子的思维是彻底的放飞了:“每五十里一站、百里为一驿,换马、马夫可保证马速!”
手工切割膛线其实奥秘没有那么深,甚至这个时候欧洲已经出现了线膛枪了。
现在这一截的铁轨不过是不到三里地儿,花费的银子就烧掉了近千两之多。
一部分的材料采购的时候,那都不是按克算的。
这娃子玩上些许时日,就把这银子给烧没了。
他们不断的对膛线的多寡、深浅,进行射击实验。
那些是日常行军、往来所用,但运送物资则是采用的“驰道”。
说到这里,这位太子爷不由得叹气咕哝:“父皇就是个小气的,不过烧点儿材料就骂本宫……”
克里斯琴四世,亦便是1577~1648年之间他们曾在军事上应用这种枪械。
却从来没有将线膛枪用于装备实战,或许是那个时候滑膛枪已经能包打天下了。
被发现废弃、还未腐朽的石轮板车,和车前的车辕都无声的说明了它的用法。
然而这成本还没有收回来呢,且各家现在铺开的摊子很大。
“若遇临急,可日夜飞驰!一日夜可跑五百余里,边关有事均属粮秣亦不过数日可达!”
它们被榫卯钉接在了木板上,形成了一条条轨道。
毕竟驮马不同于战马,即便是战马保持匀速在老式泥路上飞驰一日跑八百里已是了不得了。
铸造图司,是各部大匠们要造新玩意儿之前会来的地方。
可这个时候,多数线膛枪都是停留于实验阶段。
“是!!”
各家勋贵、商贾、商帮们自不必想了,现在直道方面的修造虽然已经开始盈利了。
被小公爷这么一夸,这太子顿时笑的是狗牙龅出。
驰道和直道一直都以为是同一事物,但刨根究底的熊孩子很快的发现了这两者的区别。
“小公爷,您是不知道啊!太子这段时间,烧掉的材料都近五千两了……”
“有铁轨负重,此车双马之下可载八十石!”
“能够钻开,之前我们所用的那种炮的炮膛么?!”
甚至有些材料那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还得等、得找。
即便是二三十两一里地儿,那也足够可怕的了。
张小公爷顿时对小朱肃然起敬,他没想到这位太子居然会如此上心。
“邦邦邦~”张小公爷踩了几脚这地上的铁轨,疑惑的道:“纯精钢所制?!”
打开车门往里看,上面还有个杆子似乎是用来减速刹车的。
说着,小朱童鞋两眼放光:“就是说,战马每踏出一步都正好踏在板木上!”
“而此车满载,可一个时辰达五十里!跑上四五个时辰不是问题!”
直白的说,就是四个字:投资巨大!
小朱童鞋听得这话一脸高兴,放下了想法点头道。
要做科研试验,这本来就是要烧钱的。要大把大把的烧钱的!
再讨论修正,最后才会进入正式铸造。
“秦时的工匠果然厉害!本宫着人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其钉板都极为讲究。”
“总帅好!”
小朱童鞋对于自己的发现,很是兴奋。
若是按一克出售,那么这一克的价格将飚升至上亿刀。
于是便打着眼色过去,张永见状不由得苦笑作揖。
虽然这是实验性质的制造,但即便是大量产出那成本也低不了。
而如此规格的驰道中,发现了残留抑或是沉积下来的原木。
载重直接多了二十石,而速度提高了十五里!
但被记载用于实战的,却是丹麦。
“是哩!本宫翻了好些古籍,让铸造司大匠们反复试了百余次试出来的!”
熊孩子倒是没有反驳这点,他也知道这事儿的成本到底有多大。
而且这应该是真的,因为英国的博物院保存着一支丹麦1611年制造的来复枪。
一些小小的材料看着不起眼,甚至听都没听过。
回来后因为立下功勋升职了,被调来了这里。
小公爷听得了这句话先是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随后一摆手。
再说了,这上哪儿找这么多马匹沿途备着等车辆过去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