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七)(2/4)
一夜之间就被吏部选定外派。
“公子,桃林外有人送礼来。一个大箱子”
“小公爷,李福达命人送来的?!”
弘治皇帝只是主持开局、闭幕,至于这长达数日的经筵辩讲他是不来滴。
唔……好像不能洒啊!保国公朱晖上奏,晋阳等卫已然控制在军部手里。
见张诚还是有些疑惑,小公爷便轻声与他解释。
促膝长谈之下众人钦佩不已,深感自身学问不足的他们纷纷与湛甘泉老先生坚定的站在一起!
但随口就说出你老家里几亩田地、几口人,某年某月跟某某青楼吃酒……
他这样的人自然是不愿意躲在荒郊野地去,那么他能选的路唯有投靠国朝一途。
箱子虽然上着锁,但这如何难得住这些个番子?!
湛甘泉现在可谓是诸家学派中的一杆大旗啊,他若是站到了庠序教谕部一边。
然后,一众经筵辩讲的学派很快发现了国朝的骚操作。
“此箱中名册,皆为天下各行省白莲联络者、至总使、教坛所在……”
“礼之制人,犹堤之防水,不以堤为固而骤决之,则溃裂四出,大为民害矣!!”
张诚哗然起身,一摆手便道:“将册子拿来!!”
“对方说,只消说是晋阳故人李、张二人送来的即可。”
“权做赎我儿性命之礼,三月内李某自有功勋奉于国朝……”
吼叫了一声,随即红着眼珠子整个人直接跳上了马车亲自翻阅箱子里的一本本册子。
“李福达生性谨慎,恐怕这人所知不多。”
高台上的弘治皇帝见得一众儒家学派大撕逼,老怀宽慰啊!
张诚点了点头,随即便有调查局的人将这赶车的带下去审问。
“咣当~!”一声,张诚将册子放回去后盖上了箱子。
“学生按:帝王家法如《易》、《诗》、《礼》、《春秋》所载记,由之则得,不由之则失!”
吕汝德面无表情的听着对方的经筵讲,脑子飞快的旋转开始准备反击之策。
一方面要总结此番捉拿白莲的行动心得,另一方面则是要整理经筵辩场上的针锋相对。
参与到经筵辩讲的投票中来,要共襄盛举、要多读学问。
然而这一次他五个儿子,都被擒获了。
五千鞑靼各部族头人、子嗣,上表国朝恳请入帝国军事学院、军官学校,并入军伍。
虽然张小公爷不知道李福达接下来有何打算,但他肯定李福达要做的是大手笔!
李福达在阴影中望着李智、李信二子,被押送上了一辆特制的马车。
恩师啊!您可别傻了,跟国朝对着干咱们能有好下场么?!
很显然,就是他这位老师指使的!
卧槽!这特么谁敢吊歪,还留在京师啊?!
“大人!不关小的事儿啊!小的只是收了二分银子帮他送来的啊!小的上有老……”
恩师啊,还请三思切切!莫要一错再错……
湛甘泉悠悠的一叹,老态尽显。
唔……都去!都去!
最上面还有一封信,写着“玉螭虎亲启”。
京师附近各支持湛甘泉学派的官员,在被摸底了一番后迅速让其八百里加急入京。
湛甘泉不负众望,成为了“帝国弘文注释院”院正。
“玉螭虎啊!你此着真的是……”
若是从前,他或许会如同历史上的选择一样成为“张寅”了此残生。
还说现在庠序教谕部这提法,那是“渎乱礼经”!
螳臂当车,焉能不粉身碎骨耶?!
“东西不要动,人也别让他走!马上请调查局的人过来,请诚公亲自来!”
鞑靼……开始与大明,全面的融合。
那赏赐必须杠杠滴给,只要给朕干活儿必须日子过的好!
苟一波、苟一波,小命金贵啊!
终于这儒生骂完了,吕汝德深深呼出一口气再次站上了高台。
无奈的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抓紧时间滚蛋,一面让家人快马给京师里的学派恩师们送信。
张小公爷撇了撇嘴,我特么才不跟你亲启呢!
“罢了!罢了!老夫年纪大了,这天下事却是看不懂了……”
湛甘泉再次来访,看着张小公爷笑吟吟的给他泡茶一脸苦笑。
顿时满场各家学派满心敲里吗,这特么忒不要脸了罢?!
小公爷一头黑线,麻卖批!不是小爷算计你啊!那特么是军部、调查局和陛下设局啊!
只是高台上诸家学派看着正在充经筵讲的吕汝德,满心卧槽尼玛!
张诚赤红的双瞳冷冷的扫过去,那赶车的汉子直接吓的话都说不出来。
上次她只是率领着一部分人来依附,可这种甘当马前卒为国朝征战并押送战俘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