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3章 平叛之役初阶定,再遣土兵粤北行(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东阳对于张小公爷的这个奇思妙想感到很奇怪,让他们去粤北做什么?!

    你们也有机会,到时候好好立功要啥有啥!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黔州布政使司户籍丁口簿上,足足多了五十余万人。

    光明大道给他们铺就,就摆在他们的面前……

    他们这类都指挥使的亲兵,能有十来人就不错了。

    尤其是一千余人去走了一圈回来,这事儿还能瞒得住么?!

    加上寨子里找到的近二百人,也就是说那场米鲁的埋伏战真正的伤亡其实可能就百余人。

    待得到了金筑城里王轼、户部的官员,乐呵呵的把田亩、丁口登记表拿上来一筹。

    马勒隔壁!开炮!开炮!

    阵斩却堪堪只有四千三百有奇,不过俘虏极多。

    田家虽然是做买卖但毕竟他们家不再是土司头领,很多时候收集情报也得旁敲侧击。

    甚至可能更少,因为有些人是跑着跑到了山林里死的不明不白。

    这则是说,管仲帮着桓公称霸天下,大家不必总是打仗死人世人受他恩惠不少。

    如果不是管仲,咱们恐怕得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在左边开的蛮夷了。

    再给他们回来黔州给自己的同袍们讲上一番,那特么咋还能不买死力气啊!

    名单直接开具出来再附上亲笔信,再绘出一份份堪舆图。

    而且这特么都还是定点殴打,一大溜的山寨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啥事儿就被全逮起来。

    杨爱满心麻卖批还得脸上笑嘻嘻的,把家里数百处庄田全交上去。

    头人们亦凭借这次突出的贡献,获得了“帝国均输总局黔州分局”的股子。

    甚至每个寨子头人跟下属的情况关系、刀剑弓弩几何,都罗列了长长的一份清单。

    张小公爷轻声吟诵着这段话,李东阳听得这话不由得脸色“蹭~”的一红。

    他们中能打的青壮则是华丽的变身带路党,披上甲胄就开始带路平叛。

    不过最让李东阳哭笑不得的是,那上奏“战死”的四千明军居然冒出来了三千六百余人。

    “以武慑其心、以利足其欲,以律束其行,再以前程牵之……”

    大家的对话已经转变为:

    “最早去的是土司,土司们现在归附了。”

    “回来后,再让他们开会予‘义士’军中宣讲此事……”

    但可怜的李东阳回不去京师,因为张小公爷这黔州平叛实在太尼玛快了!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即曾在《论语·八佾篇》里面,说“管仲之器小哉!”。

    然后全部编入国防军内,战绩优异、功勋卓著者可推荐往京师帝国军官学院就读。

    粤北的事情基本已经上轨道自行运转了,至少到目前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边上的妙安小姐姐低着头,不断的在记录着。

    但张小公爷的这番做法,再结合之《管子·牧民》里的话却实实在在的打脸了。

    这……这算什么?!此事已经完全的超出了王用敬的认知了。

    这么一说,顿时李东阳、毛锐、王轼三人恍然!

    剩下那些就简单多了,一句不投降直接开炮轰!

    可这黔州穷啊,这里的都指挥使能有几个银子养亲兵的?!

    米鲁这就不同了,她是直接跟这些部族头人们打交道的。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但第一阶段主要参与叛乱的城寨不是被攻破了,就是直接投降拆除了。

    清查出来的官、屯二田没有粤北多,但亦有数十万亩。

    王用敬看着面前的米鲁一脸呆滞,倒不是老王被米鲁的妩媚所吸引。

    会如何?!那必须下死力气打仗啊!

    老李头哆嗦了半天总算是回过神来了,这事儿……真特么搞定了啊!

    毛锐傻呵呵的拿着这份清单,觉着这特么都打不赢自己干脆抹脖子算了。

    真正死在阵地上的,大约就那些个都指挥使和他们的亲兵。

    哪个山寨在什么位置、地利如何、从哪里可以攻破,可以说米鲁都清楚的很。

    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而且是大仁德啊!

    这是出自于《管子·牧民》,但孔圣人对于这位敬仲观感参半。

    谁可用、谁可信,谁反复无常、谁包藏祸心……

    实实在在的看到了好处、实实在在的看到了力量,又真真切切的听得这些人的边鼓。

    这样的牛批大佬岂能因为煞笔青年的评断,就跑小山沟里自我挂批而不是做一番大事业?!

    手握较之黔州土司们强出无数倍的国防军重兵,再有这堪舆近乎详细到那山寨内有几棵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