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热火朝天心皆定,暗流汹涌怒潮来(1/2)
各州府再次被召集到了布政使司开会,回去后都带着甘泉先生的书信。
“成春公放心,我刘家在香樟岛上的四百号人马随时都能动起来!”
言道这是督抚张小公爷玉螭虎的建议,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商讨后再实行的。
加之上回科举那首《赠弘治十四年惜别诸学兄》,早已随着归乡举子们传遍了天下。
“周瑾山那小子还给咱家抱怨说开销太大了,人手又不够……”
劳资苦读多年,假假的也算是混到了一个位置了。
租子的缴纳是照着每年田里产量的两成交租,最高二斗。
老工匠们就把一部分水泥拿出来制作成饼状,待干透后放进大锅沸水里面煮两个时辰。
“让卫所那批人赶紧动起来罢,再拖下去等他们动手什么都晚了!”
没裂、没崩,拿出来没变形那就合格。
刘伯章面红耳赤,那双目赤红的蹦跳着:“些许刁民居然给如此之高的月银,以后我等如何雇请人手?!”
那是往咱口袋里面抠银子啊,这心哇凉哇凉的。
为了增加他们的权威性,各州府县官长不辞辛苦的与他们把各地跑了一遍。
这种巨大的心理满足,还有那即将到来的吏部功考都让他们信心满满。
再怎么算,吏部都得给自己的功考加分一大截啊!
另一事,则是与他们言道心知他们日用不足之苦。
而且,他们这打不过人家啊!
顿时那感激的不行,连连给羊城府作揖拜谢。
“否则,咱们这真没法活了!”
提到了这件事情,边上的那些个其他粤北士绅们脸色也都黑了下来。
些许穷酸而已,他们能怎么样?!
现在又大幅度的提高工价,这直接让所有的商贾们感到了切肤之痛。
却见老戴义笑眯眯的阖上了这些个消息,轻叹道:“这回,人手应该是够了的。”
州府县内那些个贫困秀才们都被召集到了一起,随后县老爷们给他们传阅了甘泉先生的书信。
现在一石哪里还租的出去?!
他是举人老夫亦是举人,家里还出了进士可不差他半分!
大块的落石被“叮叮当当~”的敲砸开来,再被用铁索捆扎结实吊上骡马板车运走。
碎石场是在筑起的河坝边上,大块儿由水力驱动的钢轮碾子“咔咔咔……”的将这些碎石碾碎。
“那又如何我等还能杀到那玉螭虎的营地里去么?!”
是以,第一批《粤北时报》印刷出来后从州府县领到了《时报》的贫寒举子们马不停蹄的赶回乡里。
“单家小子,吩咐下去!让下面的崽子们到时候别把人弄死了!”
被迫交还了官屯二田后,拿到了官田的布政使章玄应立即拨付出去三万亩“廉租田”。
这廉租田搞起来瞬间士绅商贾们的田亩就租子就不得不下调了,原本一石一年的。
下面有巨大的竹筛不断“哗哗哗……”的筛着,筛完了会再送去更细的水力碾那边再细化。
有些甚至不住的抹眼角,到底是甘泉先生知道我等贫寒士子的苦楚啊!
以童商为首的粤北商贾们在工地上转了一圈,随后便登上马车隆隆离去。
即便是那甘泉先生,给个面子拜他一句“甘泉先生”。
认认真真的别上自己那枚钢章,然后神气无比的召集乡邻开始宣读《时报》。
水坝下游还有水坝,那是铸造分司冶炼厂的。
退回的官田前后最低的县,也增长了近五千亩。
“轰!轰~!!……”爆炸声不断的响起,却见那山石“隆隆隆……”的大片滚落下来。
叮叮当当的水锤轰鸣声不断的从中传来,大型的铸件、铸件模具不断的被输送出来……
书信里所说的不多,一方面是勉励他们多读书。
《宋史·职官志七》有载:“遣各路宣谕使,掌宣谕德意,奏报各地弊政”。
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太尼玛坑爹了。
穷书生们何尝得过这好处啊?!
看着工地热火朝天的,童商他们既兴奋又心痛。
书坊的后院那处隐蔽的地窖中,戴义眯着眼睛翻阅着面前的这一条条的消息轻声道。
那些原本粤北的士绅商贾们居然是一个都看不到,湛甘泉倒是不以为意。
另一方面则是玉螭虎提议、布政使司及各州府县协助,予他们“宣谕使”的身份。
粤北考出去的状元伦文叙回乡祭拜恩师,与师兄甘泉先生湛若水相谈一番。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直砸向士绅商贾们的基本盘啊!
就算是给他个冷脸,他又能奈何?!
可现在大家谁都没有了这个心思,你特么甘泉先生牛批又咋样啊!
一瞬间这羊城上下无数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