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釜底抽薪拔孽根,章赵皆立军令状(2/2)
就一直都是如此。
大家一琢磨、再一算这笔账,顿时觉着无比划算。
毕竟此时在粤北民匠除了“月粮四斗”之外,每年主家给下的补贴也才一钱银子。
来这里开矿的可都不是什么良善人,几乎都是本地的士绅豪强。
成本上就直接把这些小矿山给碾压了,他们根本就竞争不了。
原本还有些犹豫要不要去登记户籍的流民们知道这工价月银后,二话不说就开始打听怎么登记了。
“创察住札,每山起炉,少则五六座,多一二十座,每炉聚二三百人……”
“革在淮仍以武断称,如居严时出佩刀剑,盛骑从……”
“所用之人各有职掌、恩威并著、无不钦服,数年间发起个大家事来……”
“谁敢耽误粤北发展一阵子,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就耽误他一辈子!!”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劳,就是粤北所产的铁矿、煤矿。
所以怎么可能会给他们很多钱?!自然是能抠则抠。
这批人在清朝还打算这么干,以为大清还跟大明似的惯着他们这些个有功名的读书人。
然而大清根本就不跟你玩什么招抚,直接该砍脑袋砍脑袋、该流徒流徒。
简单说就是这些铁矿、煤矿,已经成为了这些士绅豪强们中饱私囊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