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不喜搭理士绅商,赴会工匠周瑾山(2/2)
当世名品。
佛山距离羊城并不远,此处也算是大商镇了。
是以自然是会衍生说书、读报人这个职业,随着《帝国时报》的传播玉螭虎的大名自然是如雷贯耳。
史载宣德四年起,佛山祖庙一带铸铁的私坊甚多!
到了成化及如今的弘治年,佛山的居民大部分从事冶铁业为生。
在上车之前,各家士绅们互相使了一个眼色。
即便是老李他们这群人远在粤北,那玉螭虎的名字还是听过的。
冶炼铸艺始于秦末西汉尉佗时期,晋代隋唐时铁艺兴盛。
始于西汉传承至今,甚至当年南越武王尉佗之陵寝用石亦是采集于此。
是以这里历代以来都是官方的采石场,只是到了这大明朝……
上面则是架上了坩埚,里面放着小块儿的铜。
布政使、按察使那边全都订立了契约,仅仅是买地这两项就让粤北布政使司吃的肥饱。
老李等人也是冶炼老手了,都是世代冶铁的自然一看就知道这黄泥炉、坩埚可都是好东西。
谢玉田负责调查这些个士绅豪商们,小周管家就负责考察采石场的位置。
除李氏外,还有鹤园冼氏、东头冼氏、佛山霍氏、石头霍氏和石湾霍氏……等家族有从事冶铁业。
当然,小周管家也不是那种见人家官小就摆架子的豪门悍仆。
一时间这些个士绅商贾们心下琢磨开了,不断的开始计算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