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静动风雷自相随,粤北大局终将变(上)(1/2)
章玄应听得这话先是一愣,随即心头一下就热起来了。
随后这才从书架上宋代邢叔明所著的《论语注疏》,翻开来找到了一张薄信细细的看了起来。
那些个《字典》、《词典》,还有《音韵》若他当年能搞出来一项又何至常蹲金陵?!
老赵今年才虚四十五啊,还有大把的升职好空间啊。
“栗夫往粤北就任,信之于京师发奋。念及金陵唱和,心切切……”
只是邀请的他人有些特别,居然是刑部曾是的同僚。
谢玉田跟在张小公爷身边,看着他轻柔的在信上写着什么。
您可总算是给咱留了几口好汤喝喝了,赵栗夫这几乎就要泪流满面了。
只是他爹的法子实在是太过走极端了,以至于从皇帝到朝臣都得罪了一大片。
所以这自然是要让厂卫先行分辨一番,再决定选哪些人合作、那些人该去死。
“毕竟是涉及太大,若是都指挥使……”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真的就是老朋友、老同事之间的问候家信而已。
有了这几层身份他们宦海之途还能不顺么?!
“今有小友往粤北,堪代为照拂……”
“信之顿首奉书……”
还是那句话,若是有机会谁又不想封侯拜相?!
若是能考上张小公爷这棵大树,谁特么脑子抽抽了玩制仕啊?!
送走了前同僚赵栗夫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吩咐管家无论谁来都不见。
啥叫“小友往粤北,堪代为照拂”?!
本是要起身送送这小周管家的,但人家笑吟吟的说顺德公且留步。
就是告诉他,张小公爷过去了!你丫赶紧去抱大腿发达!
莫非是真的不想再进步下去了?!那肯定不是啊。
只需看看现在给他方信之帮忙的,都是啥人就清楚根底了。
然而在赵栗夫看来这特么哪儿是啥朋友问候啊,这分明就是给他指一条发达的通天大道啊!
国朝上下的宦海老夜枭们,哪个没猜到这是人家玉螭虎的手笔?!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都打掉肯定是不行滴!
对于面前这位笑吟吟,自称是那位小公爷家管家的青年男子。
当然,这是实在没辙的选择啊!
“由内阁学士、各部尚书充当讲习,皇帝亲任院正给调集入京的诸位大人讲解政务……”
“期与栗夫京师相会”这就写的更露骨了,明显就是告诉他:大腿抱的好,你也来京师!
如果章玄应听到这里还不知道小周管家的意思,那他自己拿刀抹脖子了。
“然亦无可奈何,幸好勉强以安客怀……”
这特么妥妥的就是天子门生的模板啊,读完出来那是三大学士、各部尚书的学生、是陛下的门生。
“顺德公啊……”
“期与栗夫京师相会,至祝至祝。”
自己这等进士及第大多数就是封疆大吏,至多能到六部呆一下便致仕归老了。
到时候想要全身而退都不可能了,不如趁现在主动滚蛋还能落好。
“小公爷……”
“倒是曾与我家小公爷相交之方信之大人,如今可是帝国庠序教谕部尚书了……”
同样说出这句话的,是粤北按察使赵宽赵栗夫。
这货就是在张小公爷往金陵的时候,给张小公爷套了个乡试座师的身份。
玉螭虎说着,轻叹道:“这等都指挥使,知会他有何用?!”
“还请告诉你家小公爷,老夫一定准时赴约。”
所以到了他这会儿变得很低调,就是不想授人把柄给人抓来怼了。
“还有那苏州曹鸣岐大人,现下亦是被调往京师了……”
“粤北一地卫所皆尽荒废,逃卒高达九成以上!且皆为青壮……”
这位自称是周瑾山的青年望着章玄应,笑吟吟的道:“据说陛下已立‘帝国皇家政务学院’。”
哎呦喂~老方啊,真不枉咱们同僚多年啊!
他章玄应的老爹章恭毅多番冒险虽亦是出于公心,可那也不是为了青史留名么?!
赵栗夫是成化十七年,曾在刑部担任过郎中。
方信之是咋起家的,旁人不知道他赵栗夫能不知道么?!
有些犹豫的想要说话,张小公爷没有抬头:“是想知道,为何没有通知都指挥使么?!”
有着方志方信之在前,大家就像是驴子面前吊着一个胡萝卜。
谁特么宦海浮沉不是为了更进一步啊?!谁不想踏入朝堂、封侯拜相啊?!
方信之与他相交、相处那不是一两日了,这家伙肚子里有几两油他能不知道么?!
“仆江湖之役倦矣,却不得远行。情思亦殊不堪……”
主要是他已经知道这算是自己宦海的尽头了,聪明点儿自己扯呼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