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3章 教谕部需早备齐,铸炮艰难耗料巨(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么这次的铸炮将是失败的。

    然而这都不算是最惊喜的,最惊喜的是接下来李徵伯的话。

    方信之一听不由得瞪大了眼珠子,心里一顿卧槽!

    张小公爷看了一圈,便转到了另外一个车间去。

    而浸饱了油料的塞子则是被塞到了炮管里,来回的不断刷动……

    这会儿就看出来之前铸造的那一万三千斤巨炮的好处来了,有了前一门炮的经验。

    边上的大匠们看着铸炮时候燃起的时香,直至烧到了某个节点才猛然摆手呼喝。

    顿时方信之那心里舒坦多了,好歹这算是仨帮手了。

    但现在这里多数铸造的还是小炮的炮弹,主要是供应后膛装速射炮、鹰炮这类火炮的。

    还怕你们这些当时畏畏缩缩的狗官?!逼急了,咱们找陛下做主去。

    随着一车车的盐粒被拉走,很快的冒着蒸腾热气的铸炮再次露出了自己的模样。

    粗盐继续被倒入,渐渐的覆盖住了整个铸炮。

    一下子就有了好几个人手,而且都是参与编撰过音韵、教习过孩童的。

    原本那些新科进士们是不错的,大家毕竟共事了一段时间、历经生死。

    “此炮若可用,几十可以铸那三万四千斤巨炮?!”

    大匠们开始指挥辅匠将一头头的牛牵进来,这两万三千斤的巨炮显然不是人力能抬起的。

    顶多是提出一些大致的概念,让这些个工匠们做参考。

    那地窖中“滋滋滋……”的声音不断的传出,模具被抽出的同时盐粒在不断的将铸炮撑住。

    那背影太熟悉了,更熟悉的是他身边那个抓耳挠腮跟大马猴儿似的狗崽子。

    反正就是诸如此类杂事儿,二十余万灾民除去一万余青壮在新军操练之外。

    当铸炮模具被整个抽出了之后,这些盐粒已经将整个铸炮完全埋住。

    地窖的盖子“咔咔咔……”的被再次盖上,当盖子盖上后似乎一切再次陷入了死寂。

    所有人都在摒息凝视的等待着,边上的大匠死死的盯着时香上面标注的时刻。

    这张小公爷是神机妙算么?!敢情儿这些个人手,都是准备好了的啊!

    《永乐大典》现在还没有失传,完整版依旧保留在金陵城内。

    第一批入住的得是那些战死青壮的家属们,人家为了咱们活着来到京师人都没了。

    再一点点慢慢的将其放在了刚才的盐堆中,一桶桶的油被拎来不断的泼洒在炮身上。

    套上了皮扣缩“隆隆隆……”的在指挥下一并发力,将巨炮从地窖里缓缓的抽出。

    将露出来的炮身扣住,然后才指挥辅匠们继续往下挖。

    只是这仅仅是属于皇家的书籍,外人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去翻阅它。

    徐家的万卷藏书,也让弘治皇帝见识到了书籍存在的重大意义。

    “滋滋滋~~”在扩大了的地窖内传来阵阵的热浪声,最近这些个大匠们除了铸炮之外又搞出了一项工艺。

    却见李徵伯微笑的对着方信之,轻声道:“学生算了算,此大约有三十余人可用……”

    然后便是开始有大匠们红着眼珠子,拿着一只只包着厚布的小锤子开始“当当当……”的轻轻敲击炮身。

    “滋滋滋~~~”澎湃的热气不断的从地窖中喷薄而出,此时是绝对不能下去的。

    “起料!!”大匠们的呼喝声亦随之响起,随着呼喝声那巨大的地窖盖子再次被“隆隆隆……”的打开。

    无数的手推车、铲子被辅匠们拿在手里,然后飞快的开始铲起盐粒。

    当时香燃烧到了第二节某个位置后,那大匠才猛然转身怒吼:“起料!!”

    那就是用油脂蘸饱了粗盐进行淬火,而且非常的讲究时机和顺序。

    可还有很多日常维持工作需要有人进行,比如新建好的灾民安置房。

    “咔咔咔……当~!当~!当……”盘锁被吊钩缓缓的放下来,几个大匠小心翼翼的操作巨大的盘扣。

    不由自主的又望向了张小公爷,弘治皇帝哑然失笑:“老丈可旦说无妨!”

    张小公爷默默的感慨,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算是极致了。

    家里人给安置一下,这个理所当然吧?!

    对此张小公爷觉得是挺神奇的,他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工艺能够跟这些个工匠们交流的了。

    “人手方面信之公不必忧心,恩师对此早有安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