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京师纷乱初安定,请诛国贼七侍郎(1/2)
这一日的早朝,刘大夏和马文升早早的就已经在宫门前等候了。
原本习惯于打柴、制炭在京师售卖的商人们顿时傻眼了,手上堆积的柴炭眼瞅就得全丢了。
亦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大家也都知道那些个粮商们居然皆是有功名在身的老爷啊!
一时间朝臣、举子秀才们的名声,在这京师百姓们的口中跌到了谷底。
这些人可以穿衣简陋、可以住宿不济,但吃饭一项怎么办?!
只是上了几次奏章都被留中不发,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上游的水也被截断没有往下流,一个巨大的水坝正在被建造起来。
然而这些个翰林们不仅对此事避而不谈,甚至对他们俩招呼都不打呵呵一笑便径直离去。
然而他刚刚坐定,甚至萧敬还未曾出来宣礼便见得新任的兵部侍郎姚顺姚一可站出朝班大礼拜下。
这些人完全不知道曾经经验辩论发生了什么,刘大夏和马文升甚至不用想都可以肯定。
这个时候英国公府的小周管家笑吟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以让他们稍有赚头的价格买走了所有柴炭。
蜂窝煤、蜂窝煤饼已经在京师内开始大行其道,但能制作的便只有那间“帝国矿业”。
给事中、御史虽然没有补充上来,但之前被下狱的侍郎们却补充上来了。
李东阳、刘健、谢迁、佀钟、张升……等人又分作一团,亦是低声在交谈着什么。
陈杰等大粮商为何敢以此为赌注,欲破张小公爷?!
然而这一次京师的粮价暴涨,大家虽然不知道推动者便是这些粮商。
京师的粮价已经是涨至十五两一石了,即便是见多识广、历经数朝的京师老人儿们已是目瞪口呆。
张小公爷没打算让他们破产,买下他们的柴炭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但这不妨碍他们从勋贵们粮铺里面凭条子买到了自家口粮后,对着那些个进士、举人老爷的铺子啐一口。
就是这一石粮食都能买一亩上好的水田了!而一亩上好的水田若得丰年,产粮三四百斤有余啊!
“嘎嘎嘎……”的宫门在侍卫的呼喝声中,缓缓的打开了。
粮价的飞涨以至于家中买粮都花费巨大,这件事情他们已经知晓。
甚至不惜日夜赶工之下总算是完成了,但这种日夜赶工之下的花费也极其之大。
此时的码头还没有启用,甚至都没有多少船舶行驶到这里。
是人都得要吃饭的,没有饭吃那人会做出什么来完全是不可预测的……
在这件事情上谁敢吊歪?!谁敢泄露半分?!
刘大夏和马文升这才知道,曾经作为清流领袖的他们二人已经被彻彻底底的抛弃了。
曾经的国朝清流魁首,如今落得在宫门前甚至都没有人打招呼的地步。
“臣,参英国公府张仑蛊惑宫廷、扰乱仕林、刁买人心、乱政祸国……五十大罪!!请诛此獠!!”
他们已经成为了新的清流首领,他们正在谋划着什么。
一时间两个老家伙居然悲从心来,关于那次经筵辩论的事情他们是决计不敢透露的。
剩余的几个侍郎、一部分翰林们则是站在一起,他们没有说话却目光不断的扫向那两方人马。
众人沉默入宫,弘治皇帝大礼上朝。
所有人都觉着这京师是要疯了,粮商们抬价、勋贵们也在抬价。
柴炭也没有浪费,全数被送到了城外的砖窑、瓦窑那边用于烧砖瓦了。
“请诛此獠!!”却见七名各部侍郎、十数翰林皆尽下拜怒目圆瞪高声咆哮!
皇宫门前,早朝官宦们的车马一个个的抵达了。
仅仅是派出的工银就高达三十多万两,这还不算那些个材料、每日的吃喝。
平日里大家喜欢听上些许勋贵欺负人的故事,看进士、举人老爷们严惩勋贵的场景。
潮白河上的码头终于是完工了,足足两万余青壮以水泥、青砖呼啦啦的铺设。
他们依仗的便是此事,二十余万灾民在京师消耗是巨大的。
但这京师的百姓们冷眼看着粮商,却没有人记恨于勋贵。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啊!
甚至有几位不仅自己是进士老爷,家中还有人在朝为官啊!
勋贵们名下的铺子全部统一价格、统一订货,货量大的还能帮着往指定区域送。
大面积回收蜂窝煤燃烧殆尽的那些个黄泥渣子,回来后全部粉碎筛过再粉碎按比例调和成水泥。
英国公、成国公、保国公……等等勋贵,径自站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
但人群却泾渭分明的分作四股。
希望一同上奏章与弘治皇帝说明此事,京师粮价已经疯涨至不可思议的地步了。
时至今日他们回想起当日弘治皇帝那阴冷的眼神,都不由自主的打一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