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4章 国朝风云涌,魑魅魍魉多(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臣等恭请陛下惩处!!”

    一条是东厂、锦衣卫擅捕粤、闽、浙三地良善黎民,有言官上告陛下责成刑部查处。

    总之林林总总的传言一大堆,无一例外皆是关于刑部、关于张小公爷的。

    所以点了那痴虎儿命人代笔的策论,让他为应天府解元……

    这朝堂的言官,还能有干净的么……

    粤、闽、浙三地大海商被查事件,原本被痴虎儿这么一冲朕还想迟点儿再处置他们。

    国朝届时将安排翰林、大学士每五日,来讲一次课。

    想必待得痴虎儿和刘大夏经筵一辩之后,这朝堂上又得血流成河了……

    你们……也和他们一样良善吧?好,好的很啊!

    没想到啊!人家就已经沟通好大部分言官,现在一并站出来逼迫朕了!

    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也没有闲着,不断的跟其他言官们进行沟通、交流。

    庠生亦可持路引入住,但需负担一定的租金……

    “痴虎儿不是要跟刘大夏经筵一辩么?廷仪公,在他们辩完后朕需要看到一个结果!”

    入住贡院期间个人物品封存保管需换上礼部提供的订制儒衫及生活用具,举子可带回为开科纪念。

    什么?!卧槽!都已经查明了?!

    好一个良善黎民啊!弘治皇帝微笑的看着这些言官、侍郎们,点了点头:“朕自会关注。”

    科举期间礼部会负责举子饭食用度供应,直至结束。

    弘治皇帝几乎没有直呼过他的名字,都是叫他的号“东山公”以示尊敬的。

    他两个弟子皆属解元出身,为了官身不惜将自己的诗作、话本挂于他名下而出。

    首先就是关于此次恩科由于情况较多,所以暂行的新规只执行一部分。

    然而刑部却多加推脱,看起来应该是跟东厂和锦衣卫苟合在一起了。

    总归就是一句话:你们不是说没规矩么,我现在立规矩了!

    原因很简单,条款上第一条写的明明白白:三日内不至者,取消本科资格。

    白昂那老家伙当真不是个好东西,竟是和权阉混迹一块儿不顾这读书人身份了。

    “老臣遵旨!”

    时人所著之《帝京景物略》曰:“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

    那金銮殿的台阶下顿时由几位侍郎领队,站出来哗啦啦一票给事中、御史皆尽下拜。

    这次……却直呼他的名字,然而对于白昂却叫了白昂的字。

    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各种新规条看的人眼花缭乱。

    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沉默的看着皇帝的处置。

    否则的话他们早该查到我们头上了,何至于现在还让我们在朝堂上蹦达?!

    那么他们就会在倒螭虎这件事情上,支持这些言官。

    “……东厂、锦衣卫等如此行径人神共愤!臣奏请陛下惩处!!”

    不过是些许魑魅魍魉的手段而已,能奈我何?!

    一念至此他们终究是放心了许多,只是躬身道:“还请陛下彻查,尽快还良善黎民一个公道!”

    看着下面跪倒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言官,还有几个侍郎弘治皇帝的心渐渐发凉。

    大家看弘治皇帝的这一份做派就知道了,皇帝此时已经是怒极!

    顿时一众言官、侍郎们背后阵阵发凉,但随即一想:我们现在可都还没有被抓呢。

    这其中的意味就非常的明显了,朝堂上没有哪个是傻子的。

    台阶下的刘大夏听得弘治皇帝的话,不由得心猛的抽搐了一下。

    我还需给他们这些个废柴们证实一下?那不扯淡么!

    但必须回到贡院歇息,不得在外留宿、不得私访朝臣。

    再望向泥塑木雕一般的马文升、刘大夏的时候,弘治皇帝的笑意就更浓了。

    弘治皇帝说着,刑部尚书白昂便站出来躬身作揖道:“禀陛下,此案案情已近乎明了还需收尾一段即可结案。”

    二月二,龙抬头。

    但不管举子们心思如何,他们现在是必须要马上赶往新贡院的。

    最终大家确定下来,在东厂、锦衣卫这件事情上其他倒螭虎派支持他们的话。

    不提举子们熙熙攘攘的到新贡院去入住、感受,便说这今日早朝弘治皇帝便心凉了一半。

    良善黎民?!呵呵呵……哪个良善黎民养着上百家丁持刀备弓,还倒卖军械?!

    而他所谓出海剿杀倭寇海盗,实际上根本就是勾结了倭寇海盗行凶杀害可怜的沿海良善人家。

    却也在渐渐的变硬!

    你特么管那些煞笔之言干甚?!

    会试后不第者须领取个人物品离开贡院,殿试至放榜前在京举子亦可入住。

    这说明无论是东厂、锦衣卫还是刑部,都没有拿到我们的证据。

    哪个良善黎民走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