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仁慈圣明弘治帝,义理卫道玉螭虎(1/2)
“游四景、李瓦、赵地……等等人一并给我押上来!!”
“孙发财、蔡襄、皮皮侠……你等泼皮无赖子多次骚扰百姓、勒索敲诈、斗殴伤人……”
“啪~!”午时一刻,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便听得那高台上传出一声惊堂木的巨响。
“每旬一次考核,若考核不过则不得离开!即使出营若有再犯便送往九边!”
城狐社鼠们则是被就近街口收押审判,苦主们亦被衙役按图索骥的找来了。
“你等由京营督管,每日提供饭食、劳作后需随刑部官学律法以免再犯!”
这是之前登记他们的时候,京兆尹就命衙役给他们安置好随时召唤的缘故。
“弘治十一年三月廿一……”
“并送往‘管教改造营’,着京营管理操练、礼部会同刑部每日讲习礼仪律令!”
那刑部官员满意的看着这些个平日里飞扬跋扈的瘪犊子,如今痛哭流涕。
“各街坊邻居,昨日乃陛下御令查处京师的浪荡无赖子!与百姓无关!”
原本想要自吹自擂一番的刑部官员抬眼间,却看到了台下那些个豪门贵戚盯着他那阴骘的眼神。
所以当时在制定公审的时候,就是在各街口执行。
便听得下面有举子大声疾呼:“玉公子得‘天下风云麒麟儿’之赞,果真是义理卫道真君子啊!!”
接近午时一大群豪门贵戚的家人们,哭哭啼啼的抵达到了各个会场。
“此本为大罪!念及你等只是从犯,着令罚主家银、往九边修筑烽火堡垒……”
“弘治十四年正月初三,东城花市打砸花摊三家、酒肆一家!……”
“陛下不愧为我帝国明君,端的是仁慈圣明啊!”
因为跨度太大、人数太多,又为了避免人群聚集过多造成踩踏、混乱。
当众审判啊,这特么结仇不是一般二般的大啊!
可人家不仅记得清清楚楚还一道道的给他念出来,张鹤龄顿时觉着自己要糟了。
这特么都是能造反的力量了,看着外围还有京营的队伍在蠢蠢欲动。
“按月银五两送往你等家中,免你等家小遭饥苦。”
陛下仁慈啊!还怕这帮狗东西家小饿着,给他们月银送往家里。
这些吃人肉、喝人血长起来的豪门贵戚哪个是好相与的,到时候趁夜乱刀砍了自己满门咋办!
随后这二人再次看到了不少熟人,基本都是各国公、侯爷、伯爷……等等豪门贵戚。
等等……卧槽!英国公府的人呢?!尼玛!劳资咋没看到英国公府的人啊!
这特么真全家火葬场都没地儿说理去啊!
他们只要探知自己出了京师,路上几百号的豪奴悍仆呼啦啦一顿砍杀末了报个盗匪……
所有人顿时噤声抬眼望去,却见那高台上的刑部官员低声喝道:“将寿宁侯张鹤龄、长宁伯周彧……”
抓他们去劳作教育,学习律法又吃了苦头回来相信会老实了罢!
还有穿着锦衣哀哀惨叫的城狐社鼠们,被押送到了高台上。
自己难道还能打死不出宫门、打死不出京师?!
这些个京营校尉们就会让他们尝尝啥叫真·大明帝国铁拳。
那特么还有活路么,还不如直接斩首就算了。
听得这话张鹤龄松了口气,好歹不是送往九边啊!
“弘治十三年五月初五,在东楼街府家酒楼强掳卖唱女子李彤不成殴打其父兄二人至伤!”
“还有那英国公府的玉公子张小公爷,他在此事中推动颇多啊!几乎是一力将此事促成!”
显然人家这是有备而来的,而且还是得到了陛下首肯的。
张家弟弟,莫再说了。咱俩都已经这样了往日那点小事儿还计较啥啊!
下面的百姓们也感同身受,一个个抹着眼角叹气。
张鹤龄听得这话不由得一个哆嗦,卧槽尼玛!要被提溜到九边去修长城、屯田在鞑靼马蹄下求活……
很显然,如果这些个豪门贵戚不识相五城兵马司又弹压不住的话。
一众各路京师里的及时雨哥哥、拼命膀爷、刀打魁首……顿时磕头如捣蒜。
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刑部、京兆尹官员肃然官袍面前的案几上,摆着一宗宗的卷宗。
那高台上的木板竟被被磕的“邦邦邦……”一顿乱响,这刑部官员脸色稍缓沉声道。
高台下熙熙攘攘的百姓们被衙役用绳索隔开,分成几个队列方块避免拥挤踩踏。
顿时这官员心里一顿卧槽尼玛,这黑锅劳资不能扛啊!
俩京师大野猪互相对视了一眼,忽生同病相怜之感。
“念及你亦属国朝贵戚,是以陛下令:先令你赔偿多次伤人、打砸之损失、罚银两千两!”
不是的话,那老老实实的缴纳银子、低头认罪便是了。
得~大家谁也没挑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