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6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下)(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其实不止是弘治皇帝怀疑,来访的元老院、内阁诸部司也在疑虑。

    机械化真是好东西啊!

    弘治皇帝可不一样啊,他拿到的那都是扣除掉所有之后的盈余。

    老钱能顿了顿,躬身笑着道:“今年矿区产金,怕是能再翻一番。”

    于是大家左盼右盼,总算是把这些大人们都盼来了。

    顿时这些个朝臣们便发出了“哦~哦~”的感叹声,这还真是奇景儿啊!

    若是从前,这些懵懂的头人们可不明白这些意味着什么。

    老钱能见状,赶紧开口打圆场。

    当弘治皇帝回到夷州首府的时候,一切的检查早已经结束。

    随着微风轻轻的摆动着,弘治皇帝顿时激动了。

    但到底这个粮食如何,没有亲眼所见谁都心里抱着一丝的疑虑。

    没人比他们更知道,粮食就是命|根|子啊!

    但没有想到,居然真有如此之高的产出。

    躬身在车侧侯着,弘治皇帝走到车门前向外望去。

    该勉励的勉励、该嘉奖的嘉奖,整个夷州顿时传颂着弘治皇帝的恩德。

    测算一番,老钱回京送粮述职的时候顺便找找路子。

    少收一分粮秣,国朝支应能力就降低几分。

    “内臣亦是赞同晦庵所言,毕竟百姓们早盘着收完这片地了。”

    称重计量的官员们忙的满头是汗,这回的活儿可比之前繁重多了。

    且根据内阁新的规条,若是州府三司申报当年收成低于一石便可免纳。

    批复下来就来一群大匠,回头就把这夷州大部分的直道给修好了。

    新鲜的,甚至摘下一粒放在嘴里还有丝丝的甜味儿。

    弘治皇帝试探性的走了一段儿,只能是叹气退回来。

    官员们忙的是满头大汗,在夷州下属的衙差们的帮忙下开始称重、计量。

    抓起身边最近的玉米杆子,对着老钱能露出一个询问的眼神。

    还有啥比这更实在的证据?!

    顿时一大群头人呼啦啦拜倒,磕头谢恩。

    这都还是上田啊!

    刘健那是激动的面皮都涨红了,仿佛看到了自己名垂千古。

    各地乡绅、藩王们势力渐大,借由此又强占国朝所属的田亩。

    一大截的玉米杆子上,明晃晃的挂着一个个的玉米。

    亩产五石以上啊,这啥概念?!

    “内臣遵旨!”

    “此着将再损几分,最终所得便是在五石上下了。”

    国朝手里有了粮,自然心不慌。

    “准!”

    袋里有钱就是好啊!弘治皇帝感叹着,朕现在说话都硬气多了。

    华夏的老百姓们,其实是最好的一群百姓。

    只不过他们的种植和采收,全都是机械化操作了。

    见得这些个大人们的激动,老钱能倒是心气儿高涨了一大截。

    弘治皇帝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液,感觉自己的嗓子都在发干。

    弘治皇帝云淡风轻的摆了摆手:“主要是修直道,回头朕让内阁与诸部议一议。”

    “水师在海上遇到了欧罗巴使节团?!”

    毕竟奏章上所写,没有实地老钱能如此解释来的更加直观。

    很快的,便听得那边的庄子里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灾荒之年放百姓休养生息,这哪怕是傻子都知道。

    随着老钱能的娓娓道来,弘治皇帝总算是了解了个大概。

    只要给予他们希望、让他们能够挣着一口饭吃,那么大家极少会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

    弘治皇帝等人迫不及待的开始一个个的翻看,一群朝臣们也是激动的翻看着玉米。

    是当着他们的面儿亲自下地采收的,甚至还有他们亲手采收的。

    这总算让弘治皇帝有了些许安慰,毕竟那些人本来该抄家砍头的。

    弘治皇帝过了最初的激动,接着就是怀疑:这玩意儿真的假的?!

    计量称重持续到了半夜,得出来的结果是让人兴奋的。

    弘治皇帝的眉头紧紧的皱起,而“欧罗巴”这个名字也让朝臣们心下一惊!

    城外一大片的田庄,尽数收归了国朝。

    这导致的便是账目上的田亩非常多,可实际上国朝掌握的田亩却没多少。

    于是改晾晒的晾晒、该切片的切片,采收用的时间不多。

    “回陛下!臣等建议将此地玉米尽数采摘,再行称重!”

    然而这玉米足足有着一人高,走进去那基本人就只能是满眼看到玉米杆子。

    毕竟历朝历代,这粮食问题可都是根底问题、最大的问题。

    当下便让人在前头开路,激动恭敬上了辇驾伺候着弘治皇帝向城外的田庄驶去。

    这……这地面上看起来,似乎没长庄稼啊。

    钱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