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4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上)(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可人家这个最低的,那得是自己最高产的一倍!

    而其中压死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疑是黄巢之乱。

    这百五十年里耕地是大面积增长的,数量也对得上。

    虎头老国公那也是很无奈啊,自己都退休混迹元老院了。

    甚至每一次短会,都会有相应的照磨誊抄记录。

    “太子年纪渐长,此番朕往夷州却正好让其暂主国政。”

    “直接前往夷州,亲自查验此粮收获是否属实!”

    命太子监国、内阁并元老院辅,京师防务则是交由元老院院督忠武王张懋暂领。

    李东也亦是苦笑:“陛下估计也寻思,将他留于太子时再用。”

    老李如今觉着,自己人生圆满了。

    为首的那名长髯照磨抹着眼角,声音不住的发颤。

    “那孩子聪慧无比,怎会把自己关到这笼子里来?!”

    用这件大事,酬谢老钱能的功绩。

    乃夷州学子之首,张小公爷曾破例将其纳入门墙以示对夷州之敬重。

    在听说了大明有着巨大的战舰后,他们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造出一艘比现在更大的座舰。

    “陛下!此事是否属实?!”

    “你说那张家痴虎儿,明明是他挑起所有事情的!为何却是老夫等人卖命啊!”

    “诸部、司,各选侍郎随驾!痴虎儿,你亦随朕去吧!”

    好在这次看起来似乎不用打仗,倒是轻松了不少。

    简直不要太爽好伐。

    现在都说“谢公镇一方”,这也算是意外收获罢。

    黄巢义军攻占长安,后黄巢败亡,朱温篡唐建梁。

    按说每日去元老院报道一下,悠哉悠哉过日子才是正理儿。

    “不!此番……朕要亲自去!”

    就算是熊孩子闹出个啥错漏来,他们也能给收拾好。

    谢迁谢木斋心高气傲,一直对进元老院后的职务很上心。

    这是夷州孟冰,字子安。

    内阁刚刚下职三位阁老被紧急召见,在他们匆匆入宫的同时竟然还看到了元老院几位元老的车驾。

    弘治皇帝的这话在理儿,现在太子渐长了。

    因此丝毫不敢出错。

    可怜的熊孩子还在军械营造局里乐呵的玩炮,结果一转眼就接旨要让他监国了。

    谁不想致仕后,能荣入元老院啊!

    粮食,便是一国之根。

    张小公爷深深的吐出一口气,他决定要做一件大事!

    更别说还能就学,考出夷州来这京师为官进学了。

    刘健现在是看开了,若是真有大功重赏又如何?!

    后世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多数的改朝换代都与气候骤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何?!

    气温当然不是解释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唯一因素,但任何解释肯定绕不过它。”

    一份份的拨款、物资拨付到位,船坞里一艘艘的战舰开始被制造出来。

    这已经是存在的事实,如今四大造船厂都在疯狂的赶工。

    可老臣们还是习惯上叫他英国公,他自己也不在意这个。

    从前入阁那是位极人臣,可如今只有入元老院那才是人臣至极啊!

    亦是用这件大事,去激励后辈。

    “爱卿莫要劝了,朕此番出行不仅是为了亲自查验粮秣而已。”

    还特么是公费啊!

    “这玉米,亩产可达五石!这土豆,亩产可有八石之多!”

    刘健这老家伙激动的胡子都在哆嗦,若是真如此……大明再无粮忧矣!

    甚至再往前推至唐朝,盛唐最终衰落的原因很多。

    妙安与足利鹤,第一次从自己的夫君眼中看到了一丝的雾气。

    谜语、土豆!

    李东阳现在对于刘健在元老院里的悠哉,那是羡慕不已啊!

    但此事并没有对外宣布,第二天的圣旨只是说弘治皇帝将御驾幸夷州。

    “走!随我入宫,见陛下!”

    夷州考中举人,被破格任用的几人激动无比的亲自扛着口袋找来。

    前些日子刚刚成婚,娶了刘大夏族兄刘浩之女。

    连弘治皇帝最近以新规,分配给内阁阁老们一人一栋的小庄园老李都觉着受之有愧。

    此时弘治皇帝亲自前往水师基地,与将校们相见鼓舞士气是非常合适的。

    很快的,一行人穿过京师来到了皇宫中。

    1644年,明朝灭亡,正值这400年历史上记载的最漫长的严寒期的尾声。

    “钱公,果然种出来了?!”

    最让李东阳欣慰的是,李兆先身体大好!

    孟子安也争气,乃是夷州举人中第一个考出进士的。

    可如今这紧急召见,算是个怎么回事儿。

    杨一清很是无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