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事毕临头狗咬狗,腌臜龌龊满街亭(下)(2/3)
毕竟他现在是元老院那边的,有权限议政。
抄没家产、举家流放之边疆填充,则是成为必然。
“好!此事且待痴虎儿回来再议!”
该砍脑袋的没客气的砍了,该流放的一家人整整齐齐去大西北旅游开发。
说的好听是反清,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大清要让士绅纳税。
这导致的是他们对于追查此事,深挖后累积功勋极为有兴趣。
让人绝望的是,新成立的廉政肃贪院几乎可都是隔绝了大量老旧文宦的新官员。
“这些书信账簿誊抄一份,先行送回京师!”
好事情!
这将是影响到帝国上下的大事!
但从军部的弘治皇帝口中说出来,那么……很可能将血流漂杵!
“姑苏赵家,他们仗着其姑丈为金陵御史曾讹诈多家田亩……”
他们总算是清楚了两件事情:
“老臣孙儿,曾有提过一法!此法,可保帝国百年无忧。”
每家都是独栋的小院儿,外间还有公共花园。
按说这些人诛九族都不为过,但若是全杀了不合适。
李士实甚至为了活命,把他曾经听闻的很多文宦秘闻全都抖出来了。
调查局的一封封密报,随着各路证言证词证物一并送往了京师。
张小公爷沉吟了会儿,最终做出了决定。
甚至曾经朝中不少官员,跟宁王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让他们一人三马,文书则是命人誊抄。
这位老爷子是知晓那些朝堂官宦们,肯定底子不干净。
那是万万招惹不得的存在,若在他们辖区内犯案那与找死无异。
咱在大明骂着皇帝都不纳税,你特么入关的一群蛮子居然敢让我等读书人纳税?!
成国公那边也得了信儿,不敢怠慢赶紧将宁王先行押送而来。
让人先行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师。
一整片都是用围墙圈起来,这里执守的乃是军内退下来的悍卒。
从豫章到京师千里迢迢,看着这账簿上可有不少地方官宦也牵涉其中。
俗称“摩擦一顿就好”,只需要被按地上摩擦他们立马老实的不行。
抑或是之前是京官的,受了宁王贿赂后派往地方。
“大人!学生要检举!钱塘宋家勾连倭寇,曾多次上岸!”
这是大杀伐啊!
回到调查局后,以自己手令调动调查局精锐日夜看守、不得有失。
后来大清入关,江南地区带头抗税。
取而代之的是警惕和厌恶,甚至从他铁青的脸色便可看出他现在的心情如何。
教玉螭虎的话来说,这帮人就是典型的“五行上下全身皮痒欠收拾综合症”。
随后从身边跟随而来的调查局精锐中,遴选出三十人。
而汪直等人则是互相看了眼,知道这帝国……又要起风了。
一时间老爷子须发皆张,嘴皮子哆嗦着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痴虎儿从无大话,所言之事无所不成。
弘治皇帝看了眼虎头老国公,知晓他亦讲不清楚。
三位信使终于赶到了京师,将密奏呈上后便直接晕死了过去。
这句话,从刘大夏嘴里说出来或许还需要时间和机遇去实现。
这就是让他们自行攀咬啊!
第一、自己的脖子没人家刀子硬,一刀子砍下来脑袋是会掉的。
大清自然也没客气,敢造反的全砍了没商量。
“发作便发作罢!从前老夫对玉螭虎诟病极多,可如今看来……”
好在军部亦有医者当值,赶紧拖下去救治。
京师内,李东阳满脸苦笑。
“都议议罢!”
一条条的款项很快的被确定了下来,张诚这边则是立马回去写密奏。
“却是如玉螭虎所说,真杀的不够啊!”
张诚要负责的事情很多,首先就是要安排沿途的查探。
五日,跑死了六匹上好的战马。
军部的所有人见状苦笑,临时负责京师防务的英国公终究是站出来了。
除非有自己的手令,否则任何人不得查探这些箱子。
他们二人如今位极人臣,弘治皇帝修造的官舍内自然分配了他们一栋。
杀不够!
咬出来的,就不必斩首。
这特么劳资都要死全家了,谁还在乎这个!
“不过,这些都非重点……”
“江南士族,恐怕多数已然垮塌!不如仔细审问,寻其同党……”
“且尔娘之!些许腐儒总谓我等勋贵为国蠹,可他们又干了甚好事?!”
眼见刘大夏那一副须髯无风自动,双目一片寒光。
张小公爷并不知道此事,若是知道恐怕得嗤笑他们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