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4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一)(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倒是实话,若不是张忠张公公庇护他们早死逑了。

    最终给予刘文泰的只是贬斥,并非极为严重的处罚。

    刘文泰的问题就更大了,要知道这已经不是他初犯了。

    这家伙资历很老,成化年间便担任右通政,同时负责管理太医院事务是正四品。

    所谓“投剂乖方”指的是用错药了!

    张瑜口述症状、刘文泰转述给高廷和听,高廷和根据他们的口述再开出药方。

    外传为风寒之言,实则为风热之症!

    劫他们?!不敢。

    霸州,城外张家庄子内不断的有膘肥壮硕的汉子警惕的走过。

    平日里意气风发、绿林道上人号“通天彻地鬼神惊肝胆相照活孟尝”的张茂,如今却坐立不安。

    旁人不知道,他们几个却是知道的。

    可以说从诊视御脉到御药的烹调,都有着严格的程序和制度规定。

    可惜的是这份制度似乎并没有被人所重视,更多的是让人钻空子!

    司设监太监张瑜收受了张忠不少好处,也因此为他遮掩了不少事情。

    而这个口述……实则是他们寻的杀人之法!

    勋贵们的货殖会那更加劫不得啊,不说人家车队里不少可是将门家丁家将。

    他的邻居发小张茂,开始落草为寇乃是被霸州所追捕的大盗。

    这原本日子难熬也就算了,可调查局这边现在逐渐要挖到张忠这条线了。

    当年张茂还是刚入伙的把崽子,竟然就敢在宰肥羊的时候生生把人片了数十刀。

    霸州文安刘家,老六刘宠、老七刘宸。

    “大哥!这事儿咱们可得想好了,若是事发……”

    张茂和他手下的海捕文书全数撤下,而他居然混得了一个缉捕盗匪的名号。

    又给张茂说,袁公是好人呐!你以后别来河间闹事儿。

    宪宗大行之后,御史们查阅药方很快给刘文泰定下的罪名是“投剂乖方,致殒宪宗”。

    “哼~!你们以为某就愿意了?!这不是逼得没辙了么!”

    张忠发迹后张茂便急忙派人带着重礼寻他,张忠倒也是没有客气。

    张茂冷哼一声,下面的四梁八柱全都不敢吱声了。

    此举直接奠定了张茂的威名,从此没人敢在张茂跟前得瑟。

    刘文泰或许出于避嫌又带上了心腹御医高廷和,三人就这么看了一圈就下药了!

    诸家货殖会背后站的不是皇家,那就是勋贵。

    这句话说的已经是直接的不能再直接了,他们正在用药物药理明明白白的毒死皇帝!

    不知怎的混的发迹了起来,如今成了镇守太监豪横一方。

    以药理的方式,活生生的、名正言顺的杀掉皇帝!

    直白的说他就是一个行政人员,却并非是真正的医生。

    张茂其实生的并不凶恶,相反的看着却极为瘦弱。

    烹调好了之后,药物被分为两份,一份御医、太医院院判和太监先尝。

    可这尼玛帮别人家做皇帝,回头自己指不定要被卸磨杀驴呢。

    李士实、刘养正二人闻言,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

    《明史·卷187》有载曰:

    这里的本地人都知道,这张家庄子附近可是来不得的。

    宪宗之死当时就跟这位刘文泰脱不开关系,大明一代凡是给皇帝进药都要留下底簿的。

    而他们的作为分明就是内外勾结,甚至手眼通天到了皇帝身边。

    一者为镇守太监张忠,此人自小便割了入宫。

    这些若是在平日里也就罢了,偏生现在蹦达出来一个调查局……

    从此他摇身一变,成为了这霸州缉盗名正言顺的一名衙差。

    袁彪一看是张忠在居中说和,自然不敢说其他的。只能是唯唯诺诺。

    眼见手下的一汉子焦急的站起来,大声道:“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要么直接就是户部,跟着刑部等诸部。

    走出去若是不认识他的,说他是江洋大盗人家都笑。

    特么回头作为缉盗的,还有霸州州府就得全倒霉。

    又举觞属茂曰:‘袁公善尔,尔慎毋犯河间。’彪畏忠,唯唯而已。”

    不过说起这个实话,张茂下面的四梁八柱就咬牙切齿。

    这种手法、这种方式,如何能不让李士实遍体生寒、心生恐惧?!

    御药服用之后还要准备一份历簿、盖上内印,仔细记录用药年月和缘由以备考察。

    连皇帝都无法保证自己不被医家所杀,那么自己这等普通人……

    连带着张茂也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直接绕过了规定,甚至不许御医诊视便逼着按照自己口述开药。

    就是这个刘文泰,因其人品低劣而在往祭奠名相丘濬时被邱夫人直接轰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