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归得京师福熙憾,重兵相迎传国玺(中)(3/7)
是想到了鹤姐姐所说的扶桑制,我大明倒是可以借鉴一二。”
相比起牟斌的激动,张小公爷就显得有些无奈了。
这也符合了传说中曹丕夺刘汉江山后,篆刻于上以示正统之寓意。
永乐帝撇的再干净,但天下人还是知道他夺的是自己侄儿的江山。
但这真的不能怪他们,实在是这传国玉玺对于正统之说太重要了。
上面那些细碎的小布,似乎都在无声的为他祝福。
弘治皇帝一双龙目瞪的大大的,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贺陛下天命所归!我大明江山万年,陛下万年!!”
这倒不是说您是这形象,主要是电视剧里都特么这么演的啊!
应付到明年,可如果中间又生出什么变化怎么办?!
隆隆的马车往新京师的皇城方向去,一路直道亦是行驶了半个多时辰。
“如此天下岂能不定?!如此天下,何人能反?!如此天下,陛下金口玉言又何须玉玺为之背证?!”
“先帝时数次征伐,懋公多有谋划!朕亦是知晓的……”
但不用这枚玉玺则是一种自信!
他也能压住自己,不让自己的情绪一直都处于激动状态。
所有人长大着嘴不可思议的望向了皇城,有人想起今日城内的特别之处。
这才几年啊,痴虎儿却都已经长的这么大了。
否则拿回来的不是传国玉玺,这可就真的丢人丢大发了。
“大和尚想来已经知晓此间事宜了?!”
眼见李东阳、谢迁二人亦是退下来,对着弘治皇帝推山倒柱的拜下。
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思考,但谁都没有答案。
刘健毕竟是老成持重,他很快的想到了治理水患最有经验的两个人。
“唔……殿下说的有理!只是不知道殿下最近功课做的如何?!”
张小公爷无奈的也只好跟着拜下,便听得怒吼声响起。
坐在他对面的,则是捻须垂首的梁嘉悯。
甚至个子都比自己还高了,还知道帮朕去鏖战边疆了。
“老臣亦知晓,老臣这孙儿……”
啊?!啥?!老夫这就……呃……升王爵了?!
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如今整个大明国朝中,对付水患最有经验的。
怎么朕的女儿,就这么没福气呢!
洪武三年李文忠等率明军攻破应昌,虏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之嫡长子买的里八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头。
“如此煌煌大言,千古之下多有明证!区区一方玉玺,能统帅天下否?!臣以为,不可!”
弘治皇帝回首望去,眼见那顶被细细保养着的罗伞在御书房中被打开迎风微微而动。
还得规划草原城池修造事宜,更得准备安排人手出关、划地。
比如他这孙儿,如今他娶谁是好?!
顿时熊孩子眼皮子抽搐了几下,这回他总算是感觉到大事不妙了。
西南平定了,回来经筵又经筵辩讲。
“只是……陛下,入夏以来干旱多日!恐怕,还是得您亲往求雨一番啊!”
自己怎能还喜欢去撩拨他啊!
眼见盒子里那方巨大的碧绿色古朴九螭龙盘玉玺时,弘治皇帝还是禁不住的心跳加速!
“陛下,小臣且问:传国玉玺来历如何?!”
自己的父皇曾经在遗旨中吩咐他,要多依仗这位虎头老国公的渊源。
滇南的黔国公府虽然号为“沐王府”,可到底也就是挂着“黔国公府”的招牌嘛。
说到底他们毕竟跟张小公爷相差的是整整数百年,算下来甚至是好几个时代。
毕竟咱们得尊老不是?!
“臣亦帮殿下看看,这校场是否合适。”
张小公爷的婚姻大事成为了一个大难题,到底谁嫁给他合适啊!
眼见弘治皇帝笑了笑,道:“其实朕也早盼着搬出去了。”
然而弘治皇帝似乎早料到他这么一朝了,快步走来哈哈一笑将他搀扶住。
“哈哈哈……倒是痴虎儿你出力颇多啊!”
哼哼哼……狗皇帝,又要威胁打我屁股是么?!
人家都盼着孙儿有出息,可孙儿太有出息也麻烦啊!
该!您可算是回来收拾他了!
上次来有些走马观花,弘治皇帝既然说要搬来了那必然是已经修善好泰半了。
刘大夏、白昂!
“老朽亦去信家中,只要国朝首肯老朽愿亲自跑一趟将山中寨民劝出来……”
福熙停下了拿起棋子的手,望着窗外。
萧敬长长吐出一口气,颤颤巍巍的走下御阶去双手稳稳的托住盒子。
“所以臣更得考校一番殿下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