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3章 山海关内俩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下)(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好在边上的梁嘉悯低声给他解释了一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若是说到流血,现在的乌齐业特是真的在流血。

    张小公爷琢磨了一下,决定旁敲侧击给这老狐狸开导开导。

    是以至元末时,喊出来的口号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纪事录》,原名《皇明纪事录》。

    “老僧明白,只是……如何保证我福熙一脉在香堂散去后可存续之?!”

    “具体事宜,两位还是随我上京师后再言说罢。”

    而书中有记载龙凤六年初一,洪武帝亲书桃符悬挂在自己的府门之上。

    没有理会福熙的反应,张小公爷自顾自的道。

    当年为削平群雄、拢络旧部,故将“大明”建为国号。

    桃符上当时所写,乃是“六龙时遇千官觐,五虎功成上将封”。

    “不要乱放火!万一烧了值钱的皮毛就亏了!!”

    福熙这老和尚可没有皓首穷经,自然是不听不懂的。

    这出海探险的事情总得有人干嘛,若是让大明水师去损耗颇大啊。

    都直接叫“文殊菩萨在世间的转世圣王”了,还给制了唐卡、塑像。

    曾任洪武帝帐前黄旗先锋,洪武初年隶属凤翔卫此后驻守河州。

    “要活口!不要死的、不要残的,活人才值钱!”

    而且他也明白,这还是建立在他福熙一脉放弃起兵多年的情况下。

    所以在缴文里面,直接斥其为“妖术”。

    这些人不少是被忽悠的很坚定的,作为长时间航行的水手极为合适。

    福熙听得这话不由得发愣,张小公爷见状只能是苦笑着把这《平伪周榜》中的话给他说了一遍。

    却恨不得别人造反把老朱家给肛了,于是自然牵强附会的弄些许教派名头传扬出去。

    也就是说,当年还没起家呢!洪武陛下就对教派之说极为痛恨。

    小周管家对此可是行家里手,不辞辛苦的大声吩咐着。

    顿了顿,张小公爷微笑着道。

    其实也不复杂,洪武陛下当年很早就开始反对教派之说了。

    这老家伙又杀了不少文人,下面的读书人自己不敢造反。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方为我大明国号出处。”

    南宋始,白莲、弥勒及明教等逐渐揉为一体。

    这《纪事录》更多的像是他晚年的回忆录,其中记述的部分为他接触、部分为听闻。

    道统可存续,教派不可续。

    《平伪周榜》里面,洪武陛下是怎么说的?!

    其实也不能怪坊间议论纷纷,洪武帝当时起的这个“明”的国号也没仔细说清楚。

    这同时也暗合了大明国号,乃出自于《易经·干卦》这一说法。

    给你们的信徒、你们的人说,陛下就是明王这不就完了?!

    福熙低垂着眉眼轻轻的叹了口气,想来这或许是如今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让步了。

    听到这里如果福熙还不懂张小公爷的意思,那他就真的可以去死一死了。

    因为坊间传闻中,大明的国号可是跟他们白莲有关系的。

    “我大明国号,乃出自于《易经·干卦》而已。”

    眼见张小公爷顿了顿,对着梁嘉悯低声道:“山中寨民,可以让他们出来了。”

    “坊间多言,我大明国号乃源于教派典籍……”

    “是以,方有俞景立公于《纪事录》载龙凤六年之事。”

    人家可比你们会来事儿多了,好歹你们也算是从里面分化出来的一支啊!

    否则的话国朝宁愿清剿他们,以免再成祸害。

    随后保留本堂道统,教派则是解散乡里。

    当万余火筛部骑兵在后面督阵的时候,乌齐业特就知道自己不得不先拿建州女直开刀。

    到了地方我大明自然是要做生意的,不是去抢掠的。

    海西女直的扬古抖起来了,他现在是带路先锋。

    咋地就那么不会来事儿呢?!

    这话说完福熙又紧张,特么老朱家这是契而不舍的要怼了他们白莲啊!

    “我大明水师如今多保海域清平,只是海域之外据闻还有仙洲。”

    “能否给自己挣一份地,只看他们在这关外为大明流了多少血!”

    如果是李福达那一脉,除非卖身卖命搞一套投名状。

    建州女直完了,他们全族被连根拔起。

    张小公爷的意思很简单,你们特么咋就不知道把陛下推举成“明王降世”啊?!

    看看后来高原上的那一支,人家怎么称呼大清皇帝的?!

    海商们就不一样了,且他们中还有白莲的人。

    山里是野人女直的地盘,他们还需抓捕到足够多的人手抵账。

    “不幸小民误中妖术,不解其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