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十一)(1/3)
戴义身后的几个小内官搬来了椅子,让他坐在了椅子上。
亦是就这么无所谓的看着老人走来,却见这老者走到了他的面前死死的盯着他。
税赋更是缴纳的无比及时,大明时候缴纳一文钱都要组织人手烧杀税吏的事情再没发生过。
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后,才慢吞吞的回到了自己的上首位置上。
哪个缺心眼的,随随便便的就把这话喊出来了?!
很多国朝的问题,他都能够看的一清二楚。
如今却要考虑着,如何让他将功折罪把这条命留下……
“十四家留下,其余人回去等消息罢!”
李福达如今换了一番面貌,身着藏蓝色儒衫立在庭院中央。
最重要的是,他的怀里放着好几封密信呢!
这场内无人敢于这老人对视,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李福达的身上。
“如今生死皆在别人手里捏着,诸位是生、是死全凭运道。”
“郑老爷子,如今可不是你们说了算了……”
一个声音缓缓的在人群中响起,孙孚吉听得这个熟悉的声音不由得一惊!
“来~!我的夫君,这是最肥美的!”
“老祖宗饶命!老祖宗饶命啊!!”
一时间这厅堂内,居然没有人敢接口说下去。
尽管他们暗搓搓的还在支持着反清复明,但表面上再没人敢忤逆。
足利鹤倒是满脸无奈,这俩只要碰在一起就得擦出点儿火花来。
国朝迟早要收拾豫南,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
且江南地区多有士子进入朝堂中,乡党力量极为强悍。
毕竟他是推官出身,天然就跟那些在朝中指点江山没担任过地方官的不同。
“我等不是那无儿无女的孤魂野鬼,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事儿就不要说了。”
尤其是诸多御史,再说他们本地也掌握着话语权。
“若是不信可再等几日,只需要盯住豫南、冀北等地就知道老夫所言是真是假了!”
近些年来还算是好的,做过御史的孙孚吉是少数对御史这个总找茬儿的职务很是愤恨的人。
有几人站起来想要上前阻拦,但却内郑老爷子那阴骘的目光给瞪了回去。
“老祖宗饶命啊!老祖宗救救小刘子啊!!”
等到了大清,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而留下的,仅仅只有十四家人……
“你的消息确切么?!国朝果然要对江南动手?!”
说完,便起身要往外走去。
李福达神色淡然,没有回避着老人的目光。
大清二话不说上来就先砍了一批,剥除功名的一万多人。
这么想着,老戴心下叹气。
这句话冒出来,顿时整个厅堂里无人再说半句。
“当然,某不会在此久留。”
刘朗为何哆嗦?!那大汉便是豫南诸家,与他的联络人。
李福达似乎并不意外这老者会如此说话,眼见他一脸平静的望着他。
所以在这位老祖宗面前,他刘朗就是个屁啊!
只会让手下的小内官们练练手,把他的人头拿回去便是了。
“瞎胡闹!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心里没点儿数么?!”
甚至来执行的人,还是这位宫中的老祖宗。
所有人一瞬间都愣住了,这尼玛……造反是要抄家杀头的啊!
却见他望着这刘朗,轻声道:“你呢,在宫里也是老祖看着长大的……”
被人扎捆着丢在地上,如同一块无用的抹布。
纵横七省犯下累累重罪,却从未失风。
孙需孙孚吉何尝不想收拾这些个大户?!
郑老爷子坐下后,缓缓垂首。
“朵颜三卫现在如何了?!”
孙孚吉大惊,赶紧上前见礼。
“孚吉,老夫很庆幸!当初调你到了金陵都察院……”
那会儿刘朗还小,跟着自己等人识字。
虽然年纪不大却也还算乖巧,在宫内行走的这些年亦无甚大错。
一时间所有人都不敢吱声,这郑老爷子看着李福达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可鲁莽啊!”
但这些人已经跟名教甚至朝堂,一定程度上混杂在了一起。
“您想做什么,我等也是一清二楚!”
历史上他们也是如此的,明末清初他们这类事情没少干。
“彻底铲除!!”
弘治中,累官金陵右副都御史,巡抚豫南。
孙需这里惊讶万分,而豫南镇守太监刘朗这里却是惊恐万分。
鼓噪百姓烧杀税吏,不肯给国家纳一文钱税赋的就是他们。
宫里轻易不动弹、甚至陛下都很少指挥的击技内监首领,外间只知道他会弹琴的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