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四)(1/2)
“莫非只有诸位诘问若水公之权,却不予解答痴虎儿之疑?!此举,不当啊!”
只要能够控制住民众、让他们听话的做手脚,自己成为他们的脑子。
“便溺如厕且去茅房,向陛下请去便是。”
否则的话,这一下子就得气血冲顶直接脑淤血给挂逼了。
反正他们都是不识字的,官方的法令条例如何解释可不是他们说了算么?!
他们实际上就是用这种方式控制百姓为他们所用,大明的江山换了皇帝。
然而小公爷是啥人啊?!
看这些鸿儒们一个个都怂了,张小公爷一回头便望向了下面的士子。
《论语·为证》里的那句,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若行愚民之举,百姓如何知晓廉耻荣辱?!又怎生出保家卫国之心?!”
取而代之的却是从疆场杀戮中,带回来的那暴戾的煞气!
但人家目指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事儿你丫折腾出来的。
庄柏寒更是直接混在人群中,头都不敢抬起来。
周醇气势顿时为之一夺,整个人“咚咚咚~”退后几步“扑通~”一下翻倒在地上。
“夫子言‘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可怜的周醇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小公爷冷声打断了。
弘治皇帝敢笑,下面的士子、鸿儒们哪里敢笑。
“怎的?!醇公莫非解不出来么?!”
唔……皇帝都说此举不当了,咋地?!你觉着这妥当?!
但辅以道德、礼仪来约束百姓,他们不仅会生出羞耻之心,而且会有端正的态度心服口服。
“夫子善教化,得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纳我炎黄华夏文统!汝何身份?!竟抬愚民之策?!”
“唯教民于大义,民方知廉耻、知荣辱!亦可明君王之意,更知保家卫国!”
一口腥血,从他口中喷薄而出!撒在了这经筵辩讲场上……
如此指责是会要命的啊!
一败涂地!
“醇公乃当世大儒,莫非连小子的些许疑惑都无法解之么?!”
“可否能解小子疑惑耶?!”
“经筵辩讲,既是辩亦是答疑。”
周醇垂首不语,他深深的知道:今日,败了!
反而是诸家学派趁势而起,将读过书的拉拢到了一起形成了另一种形式上的朋党。
那御座上的弘治皇帝本来微微前倾,打算听听周醇说啥的。
弘治皇帝原本端坐在御座上看戏,然而张小公爷的这一番话说下来他的脸色渐渐变得肃然了。
鸿儒们都怂了,他们这些士子哪儿还敢炸刺儿?!
结果让小公爷这一打岔,弘治皇帝直接没绷住“噗哧~”就给笑出来了。
好吧,可这要解的话……谁特么来解啊?!
周醇颤颤巍巍的想要站起来,然而手撑着地站到了一半便见他面色潮|红猛然昂首!
甚至再来任何人做皇帝,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尤其是跟着处|男哥去谈项目的时候,关上门来能用九章算术论证草泥马就是草泥马的。
现在你丫不顶上,莫非还要我等去堵抢眼儿?!
御座上的弘治皇帝这个时候终于开口了,却见他淡淡的道。
张小公爷双目竖起,眼中桃花余韵消失殆尽。
张小公爷看出来了,这厮是打算转移话题躲掉这一波。
“汝自诩熟读圣贤,皓首穷经原何不知?!或是心知肚明,却为一己私欲伐国害民?!”
一时间这下面的士子、鸿儒们全傻眼了,这尼玛咋解?!
所以,张小公爷现在就死咬着你必须先解我的题。
这帽子扣下来,周醇猛然抬首嘴唇不住的哆嗦!
说到底就是下面的百姓们不识字,对于他们这些个读书人而言才更好对付。
可张小公爷提出来此项,他们是完全解不了的啊!
“周醇匹夫!皓首奸佞!害民国蠹!篡改圣言!心如豺狼!罪在千秋!!”
张小公爷这话就砂仁猪心了,还好周醇平日里饮食清淡。
这……这尼玛解个毛啊!能解的开,我等早特么打脸上位了。
“尔等方才提辩,我已解之!如今我之辩,诸位当为我解之了罢?!”
这些读书人和为官的读书人沆瀣一气,随意都可以愚弄下面不识字的百姓们。
周醇、鄯善等人所提的愚民之策,根底究竟是为何他也很清楚。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夫子是如何说的?!”
一时间脸憋的通红,如同猴腚似的涨着。
他们……这实际上,就是在挖大明江山的根基!!
进可以问鼎天下,退可以稳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