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二十四)(1/2)
军部的嘉奖令已经送抵了,同时送来的还有二百银币。
然而这一切之下明军的损失,却亦是巨大的。
来送嘉奖令的乃是军部的辅帅、成国公朱辅,并温言让他们好好顾好家中。
算下来论资历、论经验,能接替郭彦和这位老将的还真就他戚景通一个人。
张小公爷沉吟了会儿,缓缓的从椅子上站起来。
安南阳京,李福达登上了阳京港外客栈的二楼。
从戚景通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威宁伯!
甚至每一步李福达都计算的妥妥当当,而他自己要攻略的则是——东吁。
有甚事情,可到军部寻他处置。
张少将还愉快的回忆起,当年祖上忠武河间王殿下安南搏杀的英姿。
想到家中几个子嗣们现在的情形,老李就觉着自己在外拼搏……值了!
那一战,明军大胜!
若不是水师事物还需老将支撑,他恐怕早就致仕退休了。
史载中“生擒幼|男妇女一百七十一,斩级四百三十七,获旗纛十二……”
“拿下升龙,甚至可能面临着孤军死守!责任重大!这碗酒,既是为你壮行亦是让你今夜安寝!”
“啪~”的拍开了封坛,张小公爷直接倒上了一碗递给了戚景通。
“大明水师将来需纵横四海!若你轻言赴死,又将我大明水师置于何地?!”
最少则二亿余亩,最多可达八亿余亩。
带上莽瑞龙,戚景通便直接赶往港口。
目视着他,沉声道:“今夜船上你且休息,不许再指挥!许你遣一副将,负责以海图行船!”
正德年举国耕地查处,所得约为五亿亩左右。
两万一千余人出关,最终归来者……几乎人人受赏。
晋西祖地村子里的祠堂也将他们录回了族谱,他们再不是反贼的身份了。
安南耕地原本不丰,后经过黎思诚、黎晖两代人大力开垦如今恐有数百万亩之多!
看着一身煞气未散的戚景通,身上那铠甲还带着午后随自己冲阵时候留下的创痕。
“记住了!升龙若是拿不下则撤,万万不可缠斗!以保我将士、保住性命为先!”
亦便是说,人口其实不断的增加、耕地不断被开垦。
交流中,张少将多次关心地强调:“刚刚大战便莫要操劳,且好好休息!需保有用之躯多为安南奉献!”
不远千米,深入到占婆旧港慰问。
如果说有谁比戚景通更迫切的希望占领阳京、升龙,无疑就是这些货殖会。
《帝国时报》讯:
但洪武皇帝觉着不对,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发人手清查。
旧港战役后,阳光明媚,鲜花斗艳。旧港城中欢声笑语,人头攒动。
仔细的开始考量,自己接下来如何执行东吁之策。
“世显!莫只想着战死,不惜战死固是勇武!然,国朝如今水师堪当大将者几何?!”
这些地……去哪儿了?!
尤其是安南的土地,这些日子他们可实实在在的了解过了。
帝国四省总督、滇南平叛军总帅张螭虎少将,在帝国军部谍报司负责人汪直少将的陪同下……
戚景通听得这话不由得涨的满脸通红,郭彦和本来年纪就大了。
一坛子从京师里带来的烈酒,一只大粗陶碗。
信里儿子说的更多,尤其是家里的变化。
他现在都很难以理解,自己和王越当时到底是如何在那冰天雪地中率大军杀出的。
而且他还有丰富的水师海战经验,这是其他水师副将们所不具备的。
洪武十四年曾查大明举国耕地,其时举国耕地约为39亿亩。
货殖会的人已经协调了水手的问题,水师的将校们可以在船上休息。
安南这边已经安排了人接手,会有人作为戚景通的开路人领他入城。
“马一千八十五、驼三十一、牛一百七十六、羊五千一百,盔甲、弓箭、皮袄之类一万有奇……”
随后双方就占婆、安南两地军伍、土地、伪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愉快的交流……
然而大明历次查耕地,数据都是涨跌幅度极大。
但万历朝首辅张叔大丈量时候,却量得举国田亩七亿有奇。
戚景通听得这话,却摇了摇头:“将军,末将不辛苦!兵贵神速,还请将军下令!”
他们会负责循海图而行,直接往阳京去。
都到了这会儿了,他们只要是没脑子装了猪大肠基本不会选错。
所以,这三人都做出了极为明智的选择。
张少将表达代表我皇明皇帝陛下,接受他们的敬意。
汪直眯着眼望着戚景通,满是欣赏的神色。
望了妙安小姐姐一眼,妙安瞬间便知道自家公子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