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3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国公府觅去处(上)(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安南、东吁,终究是距离国朝甚远……”

    更是与李东阳师出同门,关系颇为亲近。

    倒是护卫头子一摆手,便有护卫在后面跟着让伙计拿来食盒装这些一口未动的菜肴。

    安南、东吁的俘虏是修筑往他们家乡去的道路,而滇南的叛匪则是要在滇南筑路。

    货殖会?!扑买?!

    进得城内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快的来到了酒楼里。

    “嗨~!甭提了,就为这会首之事吵到现在都没完。小弟这不是躲清静来了么?!”

    一念至此这二人也没有了吃饭的心思,冷哼一声便是起身。

    what?!扑买抄家权,这尼玛啥玩意儿?!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让身为官员的杨一清,如何能不皱眉。

    杨一清虽是祖籍滇南,但父曾任湘南澧州判官。

    这特么是在滇南造反罢?!咋感觉跟咱们春城没啥关系似的。

    “安南、东吁是要平的,但占其国对于我大明的声名可不好……”

    跑堂迎客的也是有眼色,这二位能带着护卫又穿着儒衫显然不是普通人。

    抄家不是国朝的权利么?!啥时候可以轮到用来拍卖了?!

    (说起来著名的闯王,就是被裁员的驿站员工最后起家造反的)

    听这二人不再说起关于扑买的事情,杨李二人很快的收回了余光。

    有着修缮好的驿道飞驰,又沿途有驿站补给。

    “得嘞~!您且稍待!”

    小二这个时候一边卖力的擦着桌子,一边恭声道:“二位客官要点啥?!”

    说罢直接起身便往外走,李东阳脸色复杂的跟了上去。

    徭役也不征发了,掏钱请人罢!

    于是他实则生长于湘南,与刘大夏、李东阳一并被后世称为“楚中三杰”。

    他们二人循声用余光扫去,却见是两位亦穿着儒衫的汉子在相谈。

    长了些许脑子的都清楚,这玩意儿好像不能装犊子。

    反正这肥水没流外人田嘛,说到底可不都有咱的股子么!

    “所以啊,当有王族镇于西南边境之外!方可稍安!”

    杨一清给李东阳打了个眼色,后者会意让人去找间客栈安顿下来。

    “西涯公,没想到玉螭虎居然真要收回安南了啊!”

    于是哪怕有些不愿意的,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此时不是饭点,可这春城最大的酒楼里却依旧是人潮汹涌。

    杨李二人的脸色瞬间就黑了下来,尤其是杨一清。

    甚至围城的时候,那些滇南叛军也没有尝试强攻春城。

    咋地?!要跟国朝诸多勋贵、皇家内库和户部抢银子啊?!

    赶紧迎了进去,奉至上座。

    但他还没提出反对意见,户部的佀钟就亲自撰文在《帝国时报》上刊发了。

    那可是真不卖面子,谁来都得正经掏钱。

    “石淙啊,你亦莫想太多!人各有际遇,怎能相较耶?!”

    住宿所用的银子,可以回去与各布政使司报账销还。

    “走!出城,老夫要亲自问问这玉螭虎……”

    勋贵、内库和户部银库都愿意了,哪家官宦还敢不愿意啊?!

    待得两人喝下这一盏,小公爷这才温和的道。

    沐昆缓缓垂首,轻声道:“还请不吝赐教。”

    张小公爷可不知道自己被两位大佬盯上了,如今他正在自己的营寨里与沐昆喝茶。

    毕竟这驿站驿道极大的关系到了国朝的消息传播,还有那么多驿丁裁撤不得。

    可这二位老者看着慈眉善目,身边的那些护卫却看着很不好惹啊。

    莫说杨、李二人了,便是春城人自己也很懵批。

    原本杨一清对于将驿站、驿道交由黔州方面打理,还是不甚能理解。

    这里不久前还刚刚经历了战火,因为说到底吧……

    杨一清双目冷冽,声音低沉:“究竟是谁人给他的权力,竟然能扑买国朝抄家之权!”

    这伙计看得三两的银币摆上来,顿时眼珠子都绿了!

    一如璧人般的玉螭虎,笑起来依旧是那么的温润。

    “哎~瑞夫兄,此番扑买你可曾听到什么风声没有?!”

    “瑞夫兄,要说这玉螭虎还真是财神爷啊!走哪儿,就哪儿发!”

    却见最初说话的那汉子啧啧有声:“可惜,金陵未有货殖会!与京师那边竞争不得。”

    杨、李二人也不由得好奇,到底城内到底如今是什么状况。

    没一会儿,盘盘碟碟的三两下被好几个伙计一并端了上来。

    “店里有甚可口的,一并端上来便是!少不了你银子!”

    黔州货殖总会,可是有内库、银库和黔州布政使司的股子。

    这点小事儿自然不需两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