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0章 军政两方春城聚,铁证待判众战俘(上)(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事儿小公爷已经琢磨好几天了,要稳住这些俘虏们的心思。

    由于人实在是太多了,审判场地被放在了之前安南人的营寨内。

    “他们,又怎能全身而退?!”

    又被按在地上,所以便是反对也提不出来。

    他们由各自的临时头领带着,分作一个个小队席地而坐。

    俘虏的分流和归属张小公爷也想好了,或者说这是之前就讨论好的。

    却见他们开始给这些军卒们说开了:“俺们毕竟是过来打仗,犯错了。”

    说白了,他们那群人的情况就类似于现在的大明。

    “可谓是恶贯满盈、罪恶滔天!其罪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为啥?!我打你,刀掉你家还给我送回来。

    滇南布政使徐准徐子式有些发懵,按察使薛梦雷薛汝奋也不是很理解。

    甚至东吁打过来数次,被击败了他们还把人家的战象还回去。

    “大家不要多想、不要着急,这是明国老爷们要收拾那些官老爷呢!”

    “豪族头人易管,还是普通百姓易管?!”

    敢跟官府直接做对的刁民其实不多,最找官府麻烦的本身就是那些世家大族。

    徐薛二人还没反应过来,便看着张小公爷站起来轻叹道。

    还给我送来礼物道歉,这尼玛谁能看得起你?!

    便见得一辆辆的囚车押送着那些凄凄惶惶、垂头丧气的贵人老爷们,开始入场。

    官员走马灯似的不断换人,这些世家大族则是沉积下来最终尾大不掉。

    也是从张小公爷的娓娓道来中,徐、薛二人浑身冷汗淋漓。

    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布政使徐准徐子式、按察使薛梦雷薛汝奋肃容端坐。

    那里拆掉了军帐后修复一下寨墙,还是可以用的。

    按察使薛梦雷读着这篇文,心道为啥不让某写一篇讨缴雄文啊!

    张小公爷并没有再说这个时候,而是话题一转说起了让他们二人莫名其妙的话题。

    莽瑞体、郑公路二人一脸懵批:????

    “当当当……”

    “隆隆……”的马蹄声传来,寨门“嘎嘎嘎……”的被打开。

    徐、薛两人顿时冷汗不住的渗出来,若是将安南世家大族带读书人连根拔起……

    这也是张小公爷必须要等到汪直、张诚回来的原因,他们手上有着最多的通译。

    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判他们修缮一遍滇南到安南、东吁两处的道路。

    而其余的普通军卒就这么放掉了,太过浪费。

    但这点是其他人,包括了汪直、张诚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所以明国老爷也说了,稍加惩戒就放俺们回去。”

    失去了世家大族、又失去了大量的读书人。

    “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打完了你没啥恩赏不说还把刀给人送回去,那我出啥子力嘛!

    或者说,是货殖总会背后的大明!

    防止他们出现什么问题,随着一队队的俘虏被押来现场顿时黑压压的坐了一大片人。

    “安南王之罪当由陛下定夺,然其臣下则必须抄家、举家入囚!”

    还好那些个之前领头的早早就被叫去,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遍。

    而安南王尽管经过数代背地里的清洗、明面上的扫荡,可安南大族们依旧掌握着军政二权。

    俘虏营中一阵阵的锣声传来,所有人的俘虏都被集中了起来。

    但为了方便管理,很多时候他们又不得不依靠这些世家大族。

    下一步?!下一步不是要进攻安南、东吁么?!

    他们现在的思路还是在国朝的“剿抚”,直白的说就是抓了军卒放头人们回去。

    抄家?!这让徐、薛二人不由得愕然,但张小公爷没有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便继续说了下去。

    用文人的思维去“不战而屈人之兵”,历史上大明在滇南的文官就是这么干的。

    毕竟,粤北、黔州、桂西、京师、簪缨……等等货殖总会的背后站的是一个个的阴影。

    听着这话,再望向了汪直、张诚二人。

    现在安南王的黎家是什么出身的?!

    好言安抚人家,这导致的是东吁开始膨胀并对大明轻慢。

    汪直、张诚二人疑惑的望着小公爷,便见得玉螭虎抱歉的笑了笑。

    下面的军卒们“嗡嗡嗡……”的议论开了,这时候领头的作用就出现了。

    而让他们全心全意的支持大明出兵,不惜代价让国防军赢下来。

    “世家大族多占田亩,此番出征军卒多为贫苦百姓……”

    见此最终选择了磨洋工,甚至暗中勾结东吁。

    “主要是小子最近见安南、东吁二地被俘军卒,心有所感……”

    容纳下这么多俘虏倒也问题不大,而原本前往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