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神级学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4章 选择(4/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段选择什么元素?钾?铷?氢?又或者其他元素?

    选定了掺杂元素后,掺杂的比例如何选择多少?用何种热反应?水热?还是直接丢高温炉子里烧?

    完成材料合成之后,从反应物中筛选哪种目标材料?又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离?

    等等,这些全是问题。

    最可气的是,完成这一系列过程之后,还要进行各种测试。最终结果大概率是全是废料,然后只能再从第一步开始重新去做。

    这大概也是材料被称为天坑专业的原因所在。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在实验室里碰运气。运气不好,实验做个几十上百次,都没什么成果。运气好了,说不定某个小失误,都能成就经典。

    材料模型的横空出世,说白了就是通过整合资料后,在模型架构下进行数以亿计的模拟,把不合理的都给先剔除,从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出最可能成功的方法跟步骤,然后给出合理性建议。

    当大家都开始用材料模型来进行试验的时候,又能进一步收集更多的数据,来对整个过程进行下一步的完善,或者让整个生产过程更简单,又或者进一步提升性能。

    具体到超导复合材料,就是模型直接给出了整个制备方案。然后实验室人员直接按照方案来执行就完了。

    比如制备富勒烯就是先将电弧室抽成真空,然后输入高纯度氦气,并保持氦气的流量。电弧室内需要用两根高纯度石墨烯棒做电极,通过高压电源调节电压至某个度数,然后将石墨棒靠近,形成电弧。

    这种情况下维持电弧放电,就能让石墨棒气化生成碳等离子体。

    再用色谱分离法,从产物中提取富勒烯,重点分离c60跟c70分子。然后再按照指定比例掺杂钾、氢跟铋……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材料模型正在杀死了化学的原因。

    材料模型的输出过程,详细到这个份儿上,从理论上来说,人类已经不需要再去研究那些复杂的肉眼可见的化学反应,完全交给超算就够了。它们自然能进行各种反应的模拟。

    至于那些人肉眼看不到的反应,那些都属于量子或者粒子物理的范畴,明显跟化学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然,最先接触到材料模型的西林工大那帮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