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是神奇的国度,你们是怎么说服做出这项成就的科学家不公开他的发现的?他们应该获得全世界的尊敬。”爱德华·威腾忍不住说道。
“使用材料模型的成果发表任何论文都需要经过审核,但并不是我来审核,所以不公开并不是我的意思,所以用你们代指不对。另外技术的功劳其实很难评定,如果让我来评价的话,这项成功功劳最大的应该是豆豆。”
乔泽很中肯的说道。
一句话,让爱德华·威腾无言以对了。
对哦,材料模型…
不得不说材料学这块,华夏的确是开了作弊器。
全世界材料学的顶级期刊这些年都已经被华夏这边的论文承包了。
没人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但又无法阻止。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成果是借助了如同作弊器般的工具,但如果这些期刊不接收华夏的论文,一方面别的类似论文得到的结果肯定没这边的好。另一方面,大家都还希望能从论文中看出一些端倪。
哪怕都知道发表出的论文大概率并不是实验室里最好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只要比自家的好,也是能拿来参考的。总不能彻底蒙上眼睛。
而且最近华夏各大材料学实验室投论文出现趋缓的趋势,还让许多国际性的材料学期刊着急起来,据说不但降低了对华夏这边论文发布的要求,甚至诸多大牌期刊还主动降低了版面费。
至于为什么华夏材料学这边投稿积极性降低,爱德华·威腾也是了解的。
原因很简单,之前论文刷的太多了,华夏国内起码在材料学领域已经不太认可各大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发表论文的含金量了。具体措施就是材料学领域发表论文在各项评审中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内部贡献度奖励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尤其是今年材料模型的激活码开始大面积推行之后,各大高校跟研究所原则上已经不认可发表材料学论文期刊的价值了,哪怕是顶刊。
简简单单的导向,便打消了大家刷论文的兴致。
这种情况下,爱德华·威腾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理论跟现实本该是有着巨大鸿沟的。
哪怕之前乔泽也曾表示过,华夏有能力凭借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