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面的支持。
所以即便心底有了判断,乔泽也只是在脑子里划过,把关注放在了深海集群项目本身上。
显然,豆豆的任务分发奖惩模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整个项目中心各个实验室的积极性。
起码在材料这一块,调参工作者们是真的很上心,当然也可能是优先级较高,分配的算力较多,材料这一块真就是突破、突破、再突破。
规划中的深海群体个体所需要的十多种材料,已经有九种材料已经达到了预设的标准,其中五种材料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预设的标准。
显然智能材料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激发了材料工作者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甚至许多材料已经开始探索在无人机、大飞机、以及各类在建船舶上的应用。
这也可以理解,反正不需要人力不停的呆在实验室里重复试验,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超算完成,有了详尽到让人发指的实验过程指导,最后验证过程更是让人充满了动力。
以上种种造成的后果大概是现在全国上下算力告急,算力租赁价格直线上涨。华夏服务器生产商的股价开始飙升,市场对于芯片的需求陷入混乱,各种加速计算卡的价格直线飙升。
除了材料方面的进步之外,在豆豆的帮助下,深海集群的具体架构跟设计也初具雏形。
具体来说就是未来这个深海集群科研勘探系统,将由两款无人机型组成,“承载者”跟“探索者”。
承载者可以理解为深海集群的母体,体型较大,全部展开后的状态,面积达到100平左右。每个承载者都是一个集群控制的节点,或者说中枢。
母体的功能很强大,不但有一套完整的声呐系统,还有包括水下摄像机、水下声学传感器、水下磁力探测仪、水下定位系统、超大容量电池以及卫星信号收发装置等等…
同时,每架承载者还有一百个仓口,可以在应急状态下同时为一百个探索者供电,并对出了故障的探索者进行回收。
每个承载者可以控制300单元的探索者。
探索者的构造跟功能就要简单许多,主要搭载了一些水下探测设备,机械臂。为了水下科研勘探同时还有自爆功能。
简单来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