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夫江湖诨名水三儿,而挑水的井叫水窝子,水窝子一般有一个当主,这個当主是水井的拥有者,一口甜水井,有挑水夫二三十人,专门走街串巷,贩卖甜水,大明京师甜水井不多,苦水井喝多了掉头发,容易秃。
而朱翊钧说的这件事,就是一名水三儿,给都察院的老爷们送甜水,被一名监察御史怒斥腌臜贱人登大雅之堂。
刘孔源不知道从哪里受气了,其实是上了本论国事的奏疏,被皇帝给朱批骂的狗血淋头,刘孔源觉得自己见识非凡,但其实都是些陈词滥调,皇帝让他好好看好好学,不要不懂的事儿胡说。
刘孔源把气洒在了挑水夫身上。
朱翊钧继续说道:“这件事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里了,这名被训斥的挑水夫,甚至不能挑水了,水窝子也没有挑水夫愿意往都察院衙门送水,宁肯不赚这个钱,反正也赚不到,万一恶了监察御史,那就是自找麻烦,这119名监察御史就没水喝了,然后开始怒骂刘孔源,把这刘孔源骂的羞愤不已,闹着要致仕。”
“啊?没水喝了?”张居正一脸震惊,他眨了眨眼说道:“好像真的没法解决啊。”
水窝子不给送水,监察御史们就不喝水了吗!
是的,不喝了。
因为监察御史是朝廷命官,是贵人,贵人不履贱地,这去抬水,实在是有辱斯文,长袍阔袖也没法抬水,穿着官服在大街上挑水,这不是被人戳着脊梁骨笑话才怪。
衙门的僵化和臃肿,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衙门里那么多人,虽然不干什么事,整日里就是喝茶看杂报,但也不能安排去干挑水这件事,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儿,不在自己权责范围之内,要给别人加担子就得有理由,而且要正当,否则这事儿就是个蹴鞠,被踢来踢去,绝对不会得到妥善解决;
倘若是要加一个人,那更是麻烦,都察院要走吏部。
监察御史们,根本不愿意跟张居正领着的吏部打交道,要加个人专门挑水,怕是挑水夫没找到,先挨一顿骂。
监察御史其实可以让水窝子给他们送水,但水窝子归顺天府衙管辖,真的去找顺天府丞沈一贯解决,闹得更大了。
所以最后,闹到都察院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