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雀的船舶票证交易就可以看出来,船舶票证体量已经足够大了,可是这些个购买船舶票证的船东们,始终不肯交易手中的船舶票证,更多的是长期持有。
朱翊钧在分红上,甚至公布了具体的财报,而且每年一期,分红上也从没有挪作他用,重信守诺,是朱翊钧身上除吝啬外,第二个最大的标签。
大明皇帝的信誉极为坚挺。
墩台远侯为什么肯把一斤多重的卧马金,直接交给戚帅?是知道这金子交上去,陛下绝对不会亏待,甚至能得到更多,这就是信誉的体现,国失大信,人心起疑,现在皇帝、朝廷的信誉在快速恢复着。
为了人心凝聚,为了皇帝、朝廷信誉,朱翊钧和张居正发生了分歧,执意要给戚继光封公。
大明的百姓是很宽容的,即便是过去遭受了许多的苦难,但朝中说到做到,信誉坚挺,也会认可朝廷的政令。
一条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政令,就是一张废纸。
朱翊钧的意思是,晋人要吃,可以参考交易行之法,分润部分的利益,可是要全占全拿,那是不可能的,必要的时候,需要平叛的时候,京营也可以刀刃向内。
王崇古思索了片刻说道:“陛下,任何的承诺都是苍白的,臣连自己都保证不了,但是臣可以大声的说,臣一定会用最强有力的手段,保证大多数的晋人忠君上重振大志,体国朝振奋之心。”
开矿是个很复杂的工程,晋人也不专业,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比较妥当,安心等分红,不想多生是非的也大有人在,而且是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懒惰是人的天性,能躺平拿钱,何必折腾呢?
可是很多时候,从经验来看,大明皇帝、朝廷,说过的话都跟放屁一样,没有任何信誉可言。比如大明宝钞从发行价值一两银子,到洪武二十六年,连擦屁股纸都不如。
王崇古的意思很明确,陛下依旧重信守诺,晋人里面的叛逆,他负责收拾,不用劳烦陛下动手,陛下毕竟是天子,动起手来,顾虑重重,可王崇古是个奸臣,就没有那种顾虑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陕西布政使王宇、佐贰官薛纶、山西按察使乔璧星,都是王崇古亲自动手清理的。
“如此。”朱翊钧笑了笑,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