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罪之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引蛇出洞(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心还是砰砰直跳,他不知道有没有赶上。

    “警察同志,十四分钟,车技还可以吧?”司机嘿嘿的笑着,指了指手腕。

    叮铃铃……

    就在白中元要下车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接通后尚未开口,里面便传来了谢江急促的声音。

    “中元,你大过年的不在家待着,又折腾什么呢?”

    “怎么了?”

    “你说怎么了?”谢江说话明显带着气,“刚刚交警给支队打电话,说你小子疯了,政委让我问问怎么回事儿。”

    “想知道?”

    “说不说,不说就等着挨处分吧?”

    “不说。”

    “成,你有本事,那你亲自跟政委解释去,挂了。”

    “等等。”

    “干什么?”

    “你不是想知道我在干什么吗,马上过来。”

    “今天是年三十,你能不能消停会儿。”

    “地址发给你,爱来不来,挂了。”

    挂完电话,白中元付完车费,并叮嘱司机不用担心扣分、罚款的事情后,这才朝着四合院走了过去。一步步向前,他脑海中浮现出的全是刚才见何清源时的画面,那看似是普通的一顿饭,实则是场惊心动魄的交锋。

    至少,对于白中元而言如此。

    自打叶止白交代了全部罪行之后,连环案也就画上了句号,其他人都松了口气,唯独白中元依旧在被一点困扰着。

    ——瓷器碎片。

    关于这点,白中元在审讯的时候问过叶止白,他当时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搁置到案情中也的确能够说的通,但是却存在着模棱两可的迹象。简而言之,那更像是叶止白强行的解释,更像是主动揽责企图蒙混过关。

    根据丰富的经验,白中元能够判断出来叶止白没有撒谎。换言之,他对碎片牵扯的种种内幕是不知情的。不知情却又给了模棱两可的说法,只能意味着一点,那就是叶止白嗅到了碎片的危险性,从而挺身接了这口黑锅。

    对于叶止白来说这或许是无所谓的事情,毕竟他犯下的是死刑,可之于白中元而言则是大大不同的。这说明案件还存在有待深查的疑点,说明还有隐情没有挖掘出来,绝对不能就这么忽略掉,所以去找了何清源。

    结合证据来看,何清源确实没有介入到连环杀人案中,其问题也主要体现在替人顶罪、生活作风以及纵容何正谋取不正当利益上,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安安稳稳在家过年的原因。但是,这不代表他没有了价值。

    相反,如果案件真的还存在可疑之处,能撕开这道口子的人只能是何清源。

    事实证明,白中元判断是正确的,在说起瓷器碎片的时候,何清源有过心神不宁,也曾心事重重的沉默过。尤其是在说到很可能还有人涉案的时候,他流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并直言问过会是谁?

    这些细节,都被白中元看在了眼里,不过真正认定何清源有问题,还是因为后来他把火引到了何正的身上。拆掉的监控、见不得光的勾当、物流,接连脱口而出,摆明了是在做出目的性的诱导。

    能让何清源如此紧张,甚至不惜冒着加重罪行的风险来保全的人,只能是怀着他孩子的马雅。除此之外,别无他人。

    从种种细节来看,上述推导都是合理的,剩下的便是进行验证,于是便有了白中元打车闯红灯的事情。

    大门紧闭,白中元上前敲了敲,没有人回应。发力一推,打开了一道缝隙,进去之后呼喊依旧没人回应。屋子的门也开着,白中元便轻轻走了进去,整整搜索了一圈,没有发现马雅,这让他内心有了不安。

    “去哪儿了呢?”

    嘀咕着,白中元将目光投向了衣帽间,里面的灯开着,柜子门也开着,地上散落着些凌乱的衣物和鞋帽。

    跑了?

    这个念头浮现,白中元赶忙又拨通了谢江的电话。

    “催催催,就知道催,我已经在路上了。”

    “方不方便查个电话?”白中元心急如焚。

    “找小雨,我马上到了。”

    又拨通秦时雨的电话后,白中元急匆匆说道:“小雨,不管你在哪儿,也不管在干什么,马上去帮我做件事情。”

    “什么?”

    “调取何清源的通话记录,看看他在这二十分钟内都联系过谁?”说完,白中元又想到了什么,继续做着补充,“等下我会给你发个地址过去,你查查有没有安装座机,如果有的话也一并做个号码追踪。”

    “我明白了。”

    电话挂断,谢江急匆匆闯进了院子:“中元,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还不能确定,总之不是什么好事儿。”白中元说着便朝外面走,“先不说了,赶紧去厂子看看。”

    “什么厂子?”

    “代工商标带的厂子。”

    大年三十,厂区已经放假,只有门卫还在活动着:“大爷,向您打听一下,这厂子之前的负责人是不是何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