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罪之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碳纤维(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的合理,逻辑没有任何问题。假设嫌疑人真是如你所说这样做的,那么杠杆一定是金属制成的,铁管或者钢管。”

    “不,是铁棍或者钢棍。”白中元纠正着,“中空的管子没有那么大的承重力,必须是实心的才行,而且不能太细。”

    “你觉得会有多粗?”

    “至少要小臂一般粗,毕竟墓碑前后距离相加足足十五米多,太细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承受那么大的重量。”

    “十五米,小臂粗,那不得百十来斤了?”方言觉得有些夸张了,“换作你我,怕是也很难做到收放自如吧?”

    “没错。”白中元点头,但其实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先把杠杆搁置到墓碑上面,然后向前推出去,而不是直接延伸到十五米外再放下来。不要小看那五米的距离,需要的力量可能是成倍递增的。”

    “嗯,有道理。”方言点头,随后抬手虚空模拟着动作。

    “老方,其实还有一种可能。”

    “你说。”

    “杠杆不是铁或者钢,而是碳纤维。”

    “碳纤维?”微楞过后,方言才说道,“这种可能性很大,因为同样的承重力,碳纤维制品要轻的多得多。”

    “那就别愣着了,派人去查吧。”白中元催促,“不管杠杆是什么制成的,只要顺着这个思路查,保不齐就会有收获。”

    “的确是条线索,就是难度太大,毕竟范围太广了。”方言苦笑,省城这么大,指不定要查到什么时候。

    “给你提供个思路。”

    “你说。”

    “肉联厂的案子是蓄谋已久的,那就说明犯罪嫌疑人已经做了全面的谋划,铁制或者钢制的杠杆可能性应该不大,因为重量问题很容易暴露或是留下破绽。反倒是碳纤维制品,更轻更容易携带,就是贵了些。”

    “再贵能有人命贵吗?”方言恶狠狠的回应,“算上丁亮已经死了三个人,嫌疑人布这么大个局总得付出点儿代价吧?”

    “有道理。”

    “可就算杠杆是碳纤维制品,也很难查啊。”

    “不难。”

    “怎么不难。”

    “你忘了肉联厂了。”

    方言一惊:“难不成肉联厂里面有那东西?”

    “不是,而是肉联厂的冷藏车。”白中元解释道,“我仔细勘查过肉联厂的冷藏车,最新型号的轿厢内部都是用碳纤维复合板拼接起来的。不管从冷藏车是从哪里采购的,向厂方索要或是定制几根实心管都不难吧?”

    “你小子可真够精的。”方言赞许的点点头,“命案发生在肉联厂,三名受害人又都是肉联厂的职工,那么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就隐藏在肉联厂里面。倘若真是内部人员,打着肉联厂的旗号弄些碳纤维制品是极其容易的。”

    “完全正确。”

    “现在就派人去查,你再仔细勘查勘查现场,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细节,最好能挖出更多的线索来。”

    “现场的线索应该是没了,剩下的就看尸体上有没有了。”说罢,白中元转身朝着周然所在之处走去。

    ……

    限于现场的环境和条件,深入的尸检工作根本无法展开,但周然的专业技能相当过硬,还是很有收获的。

    (1)与何正一样,初步判断丁亮死于机械性窒息。

    (2)根据尸体征象推断,死亡时间是晚上九点左右。

    (3)与前两名受害人一样,丁亮的双腿有着冻伤,或许是犯罪嫌疑人行凶仓促,冻伤相对要轻一些。

    (4)在丁亮的两只手的静脉上面发现了针眼,结合尸体不存在挣扎或是反抗痕迹来看,很可能生前被静脉全麻过。

    (5)与前两面受害人不同,致死的索沟看起来并非他勒造成的。

    前面四点白中元没有疑问,唯独他勒有些想不通:“丁亮的脖子上面明明打着绳结,你为什么说不是他勒?”

    “因为他勒的话,力度是呈偏差性的,比如使用左右手的不同,留下的索沟深度或者颜色就会有所差异,但丁亮不是,索沟受力相对均匀。”说着,周然摆弄着死者的头部,将痕迹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绳结死死的潜入到了索沟里面,像是人使用双手狠狠拽紧打的结,着完全符合他勒现象啊,你怎么说不是呢?”

    “因为这个。”周然指了指尸体的裤裆处,“在挪动尸体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点,丁亮是在墓碑前面大小便失禁的,地上存在着相关痕迹。换言之,在刚刚挪动到墓碑前时,丁亮的生命体征还在。”

    “这不可能。”

    白中元蹭的站了起来,指着墓碑说道:“那里方圆五米没有任何的痕迹,嫌疑人不可能在那里杀死丁亮。”

    “你不要着急。”周然示意别激动,“在解开丁亮遇害的谜题之前,首先要破解他是如何被置放到那里的。”

    “这个基本已经解开了。”白中元将之前的杠杆推导做了简述。

    “厉害啊,这么快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